一如費裡尼後期的作品,影片飽含着費裡尼本人對曆史的臆想,堪稱是公元一世紀的羅馬風情畫。一個青年欲海沉淪的奇幻奧德賽,碎片化的冒險旅程呈現出荒淫無度、殘暴血腥、階級壓迫的古羅馬。重物質,輕精神,人生不過是尋歡作樂夢一場,一切的感官享受仿佛是古羅馬人的最高人生目标。“食色性也”赤裸裸的呈現,看着有些反胃,特别是富翁盛宴上的海陸空饕餮看起來污濁不堪,反而讓我特别懷念清淡飲食。
哲學家、藝術家都是清貧的;行騙才能發大财,也是太嘲諷。豐腴女子、風情音樂、戲劇表演、巫術情結、神性信仰、少年成長,這些費裡尼标志性的元素再次出現在《愛情神話》中。暴露的着裝、殘破空蕩的内景、風沙漫天的外景、擁擠不堪的船艙……影片的畫面毫無美感,這代表了導演心目中的古羅馬?不過,影片的最後,男主治好了體虛,乘船駛向非洲,也預示着一代年輕人走出欲望的泥潭,邁向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如此的脫胎換骨讓人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