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心情是熱血澎湃的,因為前段時間的熱門奧斯卡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音樂電影中大量的實景音樂。讓我想起了他,約翰·卡尼。一位曾經是貝斯手的電影導演,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一位用心做音樂的先生。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來自于愛爾蘭的約翰卡·尼曾擔任過搖滾樂隊 Thr Frames 三年的貝斯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91-1993),在此期間,他因為參與到音樂mv的錄制中,感受到了自己對于電影創作的天賦。

  從1996年至今,約翰卡尼已經作為導演創作了長篇電影作品六部(《11月的午後》《叛逆邊緣》《曾經》《再次出發》《初戀這首情歌》《佐納德》)而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中間的三部,說一說其中比較著名的音樂,簡單說一下劇情為沒有看過的朋友們,再說一下其中的創作。

————————切割——————————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是2006年發布的電影《曾經》,雖然看起來像極了一部愛情電影,但其實她講的更是一種救贖的故事。

由The Frames的主唱 格倫·漢塞德 與來自捷克的音樂人瑪可塔·依爾格洛娃出演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中這兩位可沒有這樣親蜜,沒有做愛沒有接吻,甚至沒有牽手,彼此隻是相遇,幫助對方度過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光,然後各自走向未來。(ps:因為這部電影聊個男女主演,因此結緣,相愛四年,并組成了樂隊-The swell season)

這部電影中比較著名的音樂有《falling slowly》 《lies》 《say it to me now》都是旋律很簡單歌詞動人也富有力量。

而約翰·卡尼為這部電影帶來的不僅有音樂,還有簡單又精妙的鏡頭設計,以及比故事更值得讨論的故事背景。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曾經》中在上面兩個圖片中的場景,在這部電影中占了很大的戲份,那幾段師兄都有一個特點,手持鏡頭畫面十分搖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那些路人并不是群演,而是導演和攝影師扛着簡單的相機走進了人群,偷偷拍下來演員的一舉一動。因此畫面看起來特别真實,生動,也因此有了上面兩張搞笑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就是這些很簡單的配置,他也玩出了花,朋友們可以注意一下上面的兩張圖片,通過顔色調配光影以及演員的站位,突出了層次感與構圖。與此同時,他還是一位細節帝,看過的朋友可以想一下,在電影出畫前有一段原音先出現在了字幕“當救開始的時候”,電影想講什麼其實一開始就告訴你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整部電影中從始至終都透露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愛爾蘭音樂的生命力。盡管人們總是說着愛爾蘭如何沒有希望,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色彩,從愛爾蘭跨越過海的走向另一個島嶼,再從英國走向世界。仔細想想,似乎有好多我們以為是英格蘭人的文藝名家,其實是愛爾蘭的。(王爾德,蕭伯納,貝克特,小紅莓,u2)

...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3,約翰·卡尼離開了歐洲來到了美國,創作了一部十分著名的作品《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這部電影在中國院線上映過),與《曾經》不同,這是一部星光熠熠的作品。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電影講的内容其實與曾經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互拯救。但是加了更多約翰卡尼關于音樂上的一些哲學。

  比如男主綠巨人有那麼一段台詞,“也許就像那些年輕人所說的,音樂就應該免費。″以及最後的彩蛋,主和女主決定将自己做的音樂專輯在網絡上你幾乎免費的價格面向所有大衆(1美元)

  如果關心音樂産業的同學,可以想想這件事,畢竟前兩年因為某謙這個東西總是被人拿出來讨論。

  而這部電影中也保持了導演一貫的風格,中間有很多很棒的實景音樂,比如《last stars》《no one else like you》...其實還是建議大家到網絡上搜取他們的音樂專輯,每首都是良心作品,你真的好像一張音樂專輯,風格類型都很有差異。

    大改變肯定是有的,這次約翰卡尼的鏡頭你想比上一次奢華了.但是帶來的美麗不僅是驚豔的,還有溫馨。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色彩風格比上一部曾經有明豔了許多,而且又很多很妙的點子,關于音樂上的。這裡可以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男女主初次相遇,導演用兩個時間線表達們他們初次相遇之前各自的窘境。而最妙的地方在于,他用了兩個不同的手法,表達了同一個事情就是女主角上台唱歌。以女主角的視角來說,隻是一個人上去彈彈吉他唱歌,下面并沒有什麼人聽。但是到了愛音樂,且當時有點兒最醉的男主那裡,他的腦海裡随着女主的吉他旋律那項目,他說并沒有人演奏的樂器,自己彈奏起來,形成了編排。我當時看到的第一眼,真的整個心都被擊打到了。(ps,他們彼此間的情感更應該是惺惺相惜)

另一個便是他們的音樂理念,他們創造了一張沒有在錄音室制作的專輯。整座城市成了音樂的錄音室,每首歌在每一個不同的地點,錄音最真實的自然音。

    最後,關于這部電影,我覺得對于約翰卡尼個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層鍍金。他的身份和認可度被打開了,更廣闊,并且認識了一些美國的朋友,比如魔力紅樂隊的主唱亞當萊文。并且亞當萊文為約翰卡尼的下一部電影《初戀這首情歌獻唱》了主題曲。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終于,終于,終于,這是一部愛情故事了。雖然是早戀(o*・ω・)ノ但顔值都十分在線呀。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終于有吻戲了\\ ٩( ᐛ )و //

而且還有超級可愛的配角,以前這位導演真的特别不愛給配角加戲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電影中的十幾音樂也一如既往的優秀,但是有了很明顯的不同。很多少年音。有之前都沒有的朝氣,旋律很有生氣,歌詞依然讓人心暖。

《up》《to find you》《go now》

這部電影中我總覺得有導演的自傳色彩,它記錄了太多的東西。有音樂錄像的興起,有那個年代愛爾蘭的衰落,有反抗死闆的學校教育,有活的最佳的朋友們一起組建樂隊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有被生活摧殘不堪的父母,有在這之中依舊守護你的哥哥,他催促着你快點帶着心愛的姑娘去遠方,離開這個破地方。

我喜歡這部電影,太多太多。說真的,如果你今天的時間隻夠看一部電影呐,我隻推薦這一部《初戀這首情歌》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好累,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