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這段時間,潘禮平團隊的“小戲骨”系列極為火爆。沒看之前以為就是一群孩子玩票性質的節目,可“入坑”之後發現孩子們的演技遠比筆者之前預想的要好上一百倍。從《白蛇傳》到《放開那三國》再到《紅樓夢》,孩子們進步飛速。

...

...

...

尤其是《紅樓夢》,演技絕對拳打小花腳踢鮮肉。

...

...

...

再過不久,小戲骨《射雕英雄傳》就要上映了,作為“自來水”先在此強烈安利一波。

...

而今天想說的,是在看小戲骨《包青天》過程中的一些随想。

小戲骨《包青天》翻拍了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鍘美案》,在老版電視劇的基礎上加以改編,效果也相當不錯。筆者在看劇的過程中,瞥到彈幕裡的一些言論。

有人認為秦香蓮告陳世美是在鑽牛角尖,認為她是過于依賴丈夫,缺乏獨立精神。

還有人認為她應該“見好就收”,不應将陳世美逼死。

更有人認為秦香蓮“作”。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其觀點是:陳世美甯願死也不願意認秦香蓮,那秦香蓮這個妻子做的該有多失敗啊,難道她自己不該反思嗎?秦香蓮逼死了陳世美,她的兒女長大了也會恨她吧。

若以現代的标準來衡量,這些觀點也許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些觀點其實都有一個通病,即站在“上帝視角”,以現代的觀念去評價鍘美案。這也是人們常有的傾向。

上帝視角有時能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但實際上,我們看書或者看影視劇,更應當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事情的發展和身在其中的人做出的選擇。

在這一前提下,秦香蓮實在不應該擔這許多非議。

要知道,秦香蓮并非一開始就想置陳世美于死地。陳世美埋頭苦讀,是秦香蓮擔起照顧家人的重擔,陳世美進京趕考,家鄉發生饑荒,秦香蓮為了省下最後一點糧食給陳世美的父母和兒女,自己甯願吃糠。

交待這些背景,無意以此引起同情而進行諸如“你妻子對你家人這麼好你還如何如何”的道德綁架,但由此可見秦香蓮起碼為人善良,人品端正。這樣的人,難道會壞到哪去?這樣的人,又如何不好相處呢?起碼作為妻子,我不覺得秦香蓮有哪點需要自我反思的。

陳世美父母離世,秦香蓮身背牌位帶領年幼的兒女千裡迢迢來尋丈夫。此時的陳世美已然高中狀元,卻已成皇家驸馬。我們不知道陳世美内心的想法,臨行前父母的殷殷囑托他應該是記得的,對父母和秦香蓮許下的承諾不會都是僞裝。

但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也許窮苦出身的陳世美在高中狀元後受到了鋪天蓋地的贊譽,享受到了榮華富貴的滋味,就被沖昏了頭腦,也就忘記了父母妻兒。觀其言行,能感覺到陳世美将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發揮到了淋漓盡緻。

當他看到一雙兒女,尚有幾分動容,但看到妻子,卻倏然色變。這時候他腦子裡想的不是妻子為他的付出,而是将她看作毀壞自己大好前程的“災星”。

雖然陳世美極度無情,但秦香蓮卻并未恨他。她這個時候已經打算帶着兒女回家了。然而陳世美怕留下後患,決心斬草除根,派出侍從韓琦截殺自己的妻子兒女。就連韓琦聽到秦香蓮的遭遇都為之動容,最後為全忠義而自殺,可見陳世美心腸多麼冷硬。

陳世美見狙殺不成,又假意接秦香蓮回府說要承認她的身份,實則逼她在休書上按手印。在那個時代,女子被休是因為有錯,但秦香蓮沒有犯“七出”中的任何一條。我想,秦香蓮的委屈和憤怒并非是因為她從此沒有了依靠,而是因為陳世美的肆意污蔑,将“莫須有”的罪名扣到她的頭上,損毀了她的名譽。

之後,陳世美又派人意欲将從家鄉趕過來作證的兩位老人殺死,由于展昭相救隻殺了一位。這兩位老人都是從小看着他長大的鄉鄰。可以說,陳世美在這個過程中,所做所為毫無人性。

其實,陳世美的做法真的很愚蠢。本來他若是能息事甯人,給予妻兒經濟補償,那麼秦香蓮是會默然離開的。畢竟那曾經是自己的丈夫,而秦香蓮又是生性善良的人。

後來太後也出面調停,而包公也勸過秦香蓮,秦香蓮本來都接受了,可陳世美自作聰明,生生将秦香蓮逼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也激起了秦香蓮的血性。為何秦香蓮後來一定要将陳世美送上斷頭台?陳世美所犯下的罪行已然不是抛妻棄子那樣簡單了,這件事已經牽涉到太多的人命,而陳世美每一次“出招”,都是狠辣至極。

這種人,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可以說是渣男中的渣男。秦香蓮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到無路可退,兔子急了也咬人,何況人乎?而兒女們也不會希望有這樣的父親,他們長大以後,也不會怨恨母親的,畢竟這個父親曾經想要殺掉他們,雖說血濃于水,但做到了陳世美這個地步,兒女也就不必對他有親情了。

再說包拯,在斷案過程中,包拯絕不是聽到有人伸冤然後腦子一熱,就把人抓來嚴厲審問。相反,他有着缜密的思維和謹慎的行事風格。在第一次聽到秦香蓮的冤屈之時,包公的态度是息事甯人,同時派人去調查相關的證據。

...

其實,包拯一開始為秦香蓮考慮了最好的出路。因為對方是驸馬,背後有皇家撐腰,所以赢得官司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包拯并沒有就此撒手不管。一面安排秦香蓮和孩子,一面去找證據。當被問到為何這樣做,包拯說是為了“可進可退”。

能夠考慮到事情的所有可能性,并留出最大的餘地,包拯做事之周全,心思之細密不言而喻。“包青天”之所以能夠斷案如神,流傳後世為人敬仰,憑的可不隻是熱血。

在這版包青天中,孩子們都奉獻了高超的演技。

...

...

...

...

飾演包拯的孩子頗有金超群老師的神韻,飾演秦香蓮的劉戴恩表現十分亮眼,将秦香蓮的情緒變化演繹的恰到好處。而飾演陳世美的陳榮達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還有展昭、公主、太後、陳父陳母......小演員們都對自己的角色十分認真,最終呈現給觀衆最好的狀态,這種态度也是值得今天中國畸形的影視劇市場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