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幾年出現越來越多的國産高票房電影,有一大部分甚至是絕大部分都是喜劇或者帶有喜劇色彩的影片。什麼是喜劇根據《電影藝術詞典》中定義為“以産生笑的效果為特征的故事片” ,《電影類型學》中的闡釋為“以種種手法引人發笑并表達人類的自信心和超越精神的影片”。
随着喜劇影業的發展,現代喜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衆的眼前,查閱資料可知内地喜劇大緻分為二、三十年代的滑稽喜劇短片、四十年代的社會喜劇片、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國十七年喜劇、八十年代的誇張型生活喜劇、九十年代的多元化喜劇創作,以及新世紀喜劇電影。随着喜劇電影的發展,迸發出許多演員、影視、團隊,我們可以知道諸如“星爺”周星馳,“達叔”吳孟達,“葛大爺”葛優,沈騰、黃渤、徐峥等喜劇演員,還有《功夫》、《喜劇之王》、《讓子彈飛》、《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藥神》等喜劇電影,以及開心麻花等喜劇團隊。接下來分享一下自己特别喜歡的演員和影片。
首先演員的話是從小陪伴自己成長的“星爺”周星馳,周星馳以前的喜劇演員不知多少,但是陪伴自己最長、帶給自己最多歡樂的就是“星爺”了,喜歡他的所有電影,《喜劇之王》感覺就是對他電影人生的紀念,影片中他有着一顆熱愛演藝的心,有着勤奮的努力,盡可能的抓住一切機會。因為年齡的原因,“星爺”從2010年後,開始退居幕後,擔任起制片人和編導,出版了《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新喜劇之王》等影片。我感覺“星爺”對中國喜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像是一座裡程碑激勵後人進步。還有“星爺”的搭檔——吳孟達,吳孟達在早年時因為成名太早,而喪失了自我,自我堕落,被人稱作“扶不上牆的”爛泥,最終因欠下30萬港币被無線雪藏後漸漸悔改。達叔和星爺真的是在電影中有種互補的感覺,但是晚年之後與星爺漸漸疏遠,現在得了重病,希望他可以好起來吧。還有就是徐峥,也是個很有特點的演員,最近看他的《我不是藥神》,感觸挺深的,開始歡歡喜喜,結尾哭哭啼啼大概就是我看這部電影的過程概述吧,“錢就是命”告出多少病人的真實寫照,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得多。希望當你難過的時候就看看他們的電影,生活确實很苦,但是不要忘了笑。還有喜劇團隊開心麻花,沈騰、賈玲等,《西虹市首富》我感覺确實是個非常有意思電影,但是就像新世紀的中國喜劇,可以的迎合觀衆的低級趣味,力求盡人而悅之,結果适得其反,喪失了它的主題塑造性。現在的喜劇電影,不應充滿惡搞和低趣味的滑稽鬧劇。
喜劇電影在國産商業電影市場占據也來越重要的地位。喜劇電影獲得的高度關注和票房神話,讓我們不得不開始重視喜劇電影創作的深層意義。喜劇電影暢銷的最大因素大概還是在于觀衆的心理需求。商業電影是一種文化,而不能等同于物質,要将影視藝術真正的“以人為本”,在笑聲中帶給觀衆内在的提升,而不是隻追求表面,隻有這樣,喜劇電影才能越走越遠!
------一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