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一生已經不能用悲慘來形容了,盡管有導演誇大之嫌,但是也确實反映了社會中的一部分人群現狀。也許有人覺得松子不夠獨立,總是依靠别人的愛或者說總是要依附男人才能夠活下去,但這不能怪她,是她父親在她小時候對她的冷漠與無視造成的,一個小女孩隻能依靠做鬼臉才能取得父親的關注,這是多麼的悲慘。因此小時候的家庭導緻了松子缺乏關愛,變成極度付出型的人格,不管遭受男人怎樣的對待,都回一腔熱血的投入愛情當中。每一次的失敗與折磨之後,她依然會奮不顧身地往下走,這樣的做法在我們看來是很愚蠢的,難道你不能獨立且有原則的生活嗎?不能去單純的追尋愛情嗎?但是我們不能去這樣要求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着不一樣的性格與遭遇,以及原生家庭的潛移默化,松子就屬于那種非常不幸的人,可是這個社會不會去額外照顧他們,不回去理解包容他們,人心如果在面對弱勢與無助的一方時如果不能同情,便是加倍的欺淩。也許導演最後的結尾就是希望天堂是一個溫柔的地方叭,在那裡人人都可以善良溫柔地對待他人。

而且她确實不夠聰明,甚至是頭腦簡單(包庇學生導緻事業),這也為後面的一系列遭遇埋下伏筆。我們身邊也許就有這樣的人,他們單純沒有心眼,做出了許多出于善意的事情卻得不到好的回報,甚至遭來謾罵與嘲諷。他們真的錯了嗎,人的性格和智商情商很大一部分都是與生俱來的,很難再後面通過經驗與學習去改變,可是這不是每個人可以選擇的,但是不同能力值的人處在同一個社會之中去競争,自然像松子這樣的人會被淘汰,可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這麼殘忍呢,雖然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與生俱來的硬性條件(智商情商性格等),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善良和包容,這個世界不是屬于我們每一個個體的,我們不應該去主宰别人的生命,哪怕他們是很弱小的。

我認為性格确實是決定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經曆和走向的關鍵,因為性格會決定你每一次的選擇,就像松子那樣,她不會去選擇獨立而自我的生活,因為她太缺愛了。每一種性格都有它的意義,我們不必去羨慕别人。我隻希望能夠繼續善良,用一顆溫柔的心去看待世界。

哈哈哈都是想到什麼就寫下了什麼,沒有什麼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