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國内影視圈你登場來我唱罷,各種類型的電視劇轟炸觀衆急速告急的視頻網站會員進度條。要說話題最多的兩個——一定是延禧攻略和香蜜沉沉燼如霜

前者和如懿傳的恩怨情仇我就不多贅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另一部話題之作——香蜜沉沉燼如霜

...

《香蜜沉沉燼如霜》(已下簡稱香蜜)改自電線的同名小說,講述的就是花神之女錦覓與天帝二殿下旭鳳和天界大殿下潤玉之間的愛恨情仇。

...

近年來IP改編風突襲着整個影視圈,由于題材是玄幻仙俠,于是乎不免和以往仙俠改編劇進行評比。雖然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花千骨共稱仙俠三部曲。但從評分和觀影熱度而言,這部電視劇卻好于前兩部作品。

...

前兩部作品現在在豆瓣的評分趨于6分上下,而這部劇在豆瓣已經沖破七分大關。

...

借用網友的話說,這部劇前三十集應是國内仙俠改編電視劇最好的存在——可以封神。

我想說到這裡肯定有很多盆友會黑人問号臉,那麼我就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部劇為什麼能讓人拍手叫好。

1.忠于原著

原著的容量其實隻有幾百K,對于電視劇而言還是太短。

怎樣擴充情節,潤色人物才能更好的展示原著中的故事是近年來IP改編所面臨的問題。(也正是這個問題,緻使香蜜後期被網友诟病,我們先按下不表,稍後在文中會說到這個問題。)

好在在前半部分,香蜜很忠于原著。原著中大部分“名場面”以及台詞都出現在了劇中。

比如切鳥之争

...

比如朱雀卵的烏龍

...

甚至是那句“你可曾愛過我,從未”

...

抑或是暗林深處,那句一人,一陋室,一小獸

...

高度還原的場景和台詞得到了網友們上的一度認可,也收獲了不少好評。

小說的題材與内容承載量和影視劇的劇本承載量還是有些許差别,為了更好的貼近原著,制作團隊在原有的故事之中還添加許多創新内容和情節。

比如含糖量超高的靈芝吻

...

在魔界錦覓“小兔子”要抱恩

...

在凡間的“相愛相殺”

...

甜得要命的轉圈圈

...

創新的内容和情節令人物性格和劇情主線更加豐滿起來。“人間副本”提前上線,把原著中番外情節提前到了主線裡,讓劇情更具有邏輯性。

不得不佩服電線大大和制作組的大膽的改編,不僅沒有失去原著的影子,反而令故事更加連貫。

除了台詞和場景的還原,在小說中烘托得并不完善的意境,也在制作團隊的深度挖掘下更好的呈現于網友面前。

...

制作團隊為了貼合小說中營造的氛圍和意境,特意在服裝設計和場景的搭建方面給予了更多的空間,人,魔,仙,花都有各自的特點。

全組上下光服裝就有三千多套,以簡單化,年輕化為基調,人仙魔花各不相同。

...

仙界多用紗,凸顯飄逸感;魔界多用不對稱暗色系,凸顯奔放感;

...

花界花團錦簇,運用單色裙邊暈染;而人間帝王家族多用鳳凰花紋和韓國紗以彰顯帝王權貴

各界服飾都貼近原著中所闡述的風格,清新淡雅卻又不失特色。

...

就連窮奇的妝容都是特效裝,一般上裝要6個小時,可見制作團隊對于服裝的用心與認真。

...

除去服裝,場景搭建也極盡逼真,高度還原小說中的畫面感。

...

天界威嚴,花界清新,人間的隐居陋室,甚至是魔界的忘川河都令人印象深刻,怪不得隔壁國家都來讓劇組當旅遊大使

香蜜場景制作是近年來為數不多實景搭設大于特效加工,光場景攝影棚就有20個,同期置景15個,置景面積高達10萬平方米。

...

場景切換連貫自如,一步一景,其更好的為演員入戲提供了環境條件;也讓觀衆體驗了一把視覺盛宴。

...

制作團隊竭盡所能地打造貼和原著的神話環境氛圍,從服飾深化人物性格,從場景渲染神話獨有氣氛,這種對于原著小說的尊重和保留,也頗具匠心。

2.配樂,特效,文化的神來之筆

如今國内電視劇受到日韓電視劇的影響,也開始重視OST/OP/ED

從影視推廣曲再到主題曲,甚至是人物的設定曲,可謂是五花八門防不勝防。

然而真正能讓觀衆記住的又有幾首?

看過香蜜的都知道這兩個詞毛骨悚然 薩手人寰

...

每每兩位老師一開口,不是劇情虐到極緻,就是拉響演員即将領便當的警示鈴

明明虐的肝顫,但《不染》和《左手指月》片頭和片尾曲卻很少有人會跳過

究竟是什麼魅力緻使兩首歌如此深入人心?

薩老師在訪談中給了很好的答案——影視音樂最重要的是推動劇情和呈現畫面感

...

...

《不染》&《左手指月》從歌詞到作曲都是以人物劇情為藍本,就如歌詞唱的

“左手撚着花,右手舞着劍”不用想就是旭鳳

“左手指着月,右手取紅線”不就是劇中錦覓第一次見到小魚仙倌給予紅線的場景麼?

...

所以,這兩首歌能被大衆喜愛,就是因為它們貼近劇情,可謂是為這部劇量身打造。

薩老師也坦言,其實《不染》這首歌是先找到毛不易老師,單獨為其量身定做。而選擇毛老師就是因為他獨特的嗓音有勾起回憶的厚重感,聽衆很容易産生同感帶入個人某些回憶,産生情感共鳴。

...

相比那些一個電視劇十多首影視歌曲,香蜜簡單得多。短短四首,首首脍炙人口,感情充沛。

說完了配樂就不得不說本劇最大特色——特效

香蜜的特效和以往大多數特效不同,每一個畫面都透露着精緻。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特效承包公司——完美世界

...

你沒看錯,就是出産DOTA2,誅仙、口袋西遊的遊戲公司完美世界。隻不過這次是其分公司完美世界影視——劉甯工作室

為了能完整的呈現書中所有場景,制作團隊首次運用上文提到的虛實景搭設,70%的實物造景30%的電腦特效合成。此次合成并非單純的場景填充,而是為劇情服務,通過特效為推動劇情和情感的作用

而且香蜜前身‘參考了好萊塢制作模式,引入世界觀的概念,為時空構架具有良好的故事延展性。運用了道家陰陽的理論,造就了“一花一世界”的中式文化世界觀

...

每一幀的畫面都頗具中國風,既清新淡雅又低調奢華。目前國内的古裝電視劇過長,特效多是虎頭蛇尾,而香蜜卻每一集都能保證畫面質量精良,其中的心血可想而知。

香蜜本身不拘泥于影視劇本身,還雜糅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從方言再到端午吃粽子的民俗情節;抑或是“龍有逆鱗,贈與心上人”的古法民俗,還有以紅線種同心結無不彰顯着對中國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緻敬。

...

當然啦,作為仙俠劇怎能少得了古詩詞這必備元素呢?

“秋水為神玉為骨。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

“繁花似錦覓安甯 淡雲流水度此生”

“緣來緣去終會散,花開花敗總歸塵。”

随着劇情的起落,中國特有文化元素的融入,令仙俠故事除了神秘感之外更加了一絲文化氣韻;而接地氣的方言和民俗情節又令劇情愈發貼近生活,原來無欲無求的仙俠生活也會有濃重的煙火氣。

...

3.主演演技在線

在今年的這個暑假,網友已對流量為王的網紅小生和小花感到厭倦。從現下流行的爆款來看,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主演的演技。

這時我就不得不吹爆一下我們的三位主演老師——楊紫,鄧倫,羅雲熙

楊紫老師我就不用多說了,和我同屆的小童星,上學的時候還和她有幸有過一面之緣。

雖然楊紫老師也有被诟病過演技不過關,但是這兩年可喜的成績足以說明她已出落成一名合格的演員。

...

不說遠的《戰長沙》,就說今年上映的兩部作品——《白蛇傳》&《香蜜》足以可以進軍演技派

...

尤其在香蜜裡的出色演技,從不知情為何物天真可愛的小葡萄,再到一片癡心的霜花錦覓。

...

錦覓這個角色讓楊紫老師演繹得惟妙惟肖,最令人稱道的就是她的哭戲,簡直可謂是神仙級教科書的範本。

...

...

然而得到可喜成績的她依舊戒驕戒躁,微博置頂一直都是她對于演技的認識

...

在這個浮躁的影視圈還能保持初心的人并不多了,何況還如此努力,所以這次的成功并非偶然

說完了楊紫老師,就不得不提一下鄧倫老師。第一次認識鄧論老師是在《十五年等待候鳥》裡留着闆寸的柳千仁,随後就是《白鹿原》裡帥氣深情的鹿兆海,之後的《因為遇見你》《楚喬傳》《歡樂頌》等等作品都有他的出演。

...

無疑,鄧論老師的精湛的演技在香蜜裡也遊刃有餘,活生生将深情霸氣的鳳凰演活了。

...

邪魅,霸氣,深情每一面都深入人心,就算40°穿貂尋妻的哭戲,也令觀衆虐的肝顫

...

逆天演技真心怒甩各種流量小生小花十幾條街,無愧“演員”二字。

...

要說最令我驚喜的一定就是小魚仙倌扮演者——羅雲熙了

...

今天也是超美的小魚仙倌~

你能相信這位88年的小哥哥是非科班出身,竟是舞蹈學院芭蕾舞系高材生

雖不是科班出身,但一襲白衣,一颦一笑,就把潤玉溫潤如玉公子無雙的形象勾勒出來

...

更别說輕巧如燕的打戲了,簡直是小魚仙倌本尊

...

深情地小魚仙倌

...

...

...

哭得梨花帶雨的小魚仙倌

...

...

...

調皮的小魚仙倌

...

...

超級羨慕錦覓啊~對手指

抑或是走火入魔的小魚仙倌

...

...

...

純熟的演技完全不亞于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不禁感歎,江湖輩有人才出啊~

劇中的小魚仙館溫潤如玉,劇外的羅雲熙簡直就是中二寵粉的羅三歲,分分鐘讓你笑到肚子疼,這麼優秀的小哥哥,真的不pick一下?

...

說了這麼多,前30集香蜜封神并不存在任何争議,而真正令網友争論的其實是後30多集。

令網友不滿的是後30集注水現象嚴重,配角戲份超過主角,主角隻能活在預告片裡。

以為是演員帶資金組,後來才發現這是編劇的鍋。

近年來,影視圈劇量較大,少者40集多者90集也不奇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影視圈風靡起“以長為美”的怪風,故事長的像老太太的裹腳布,恨不得打個架都得用三集。

不僅觀衆視覺疲勞,制作質量也逐步下降。

...

寫作圈流行着這樣一句話:抄襲是原罪。而放在影視圈,我想原罪大概就是劇本注水了

劇情主線不明,主角經常處于劇情遊離狀态,甚至有時還被拉去幫配角作副本任務。

結果到頭來副本任務完不成,主線也被耽誤。稀裡糊塗的就變成虎頭蛇尾的爛劇。

這樣的問題同樣出現在了香蜜之中。

...

黃銅片夫婦,穗禾,邝露,潤玉變成了後30集的主力大軍,且不說潤玉是男二,花更多筆墨豐富人物形象,這也無可厚非。

但其他配角後30集的分量超過男女主,不知道的以為是在看單元劇。

近年來日韓電視劇多以群像劇為主,不可否認我國造就“群像劇”的苗頭越來越高,連大火的《延禧攻略》其實也算得上是群像劇了。

主角配角每個人都有故事,以每個人的錯綜複雜的關系與故事,間接的推動主線的推移,似乎内地多是這個套路。

...

誠然,群像劇比單一劇更加具有故事性和多面性,但也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的詭異場面,香蜜後期就中了此毒。

為何日韓的群像劇能如此高明,而我國卻四不像?答案就一句話:成也劇本敗也劇本。

不能為造就群像劇而過度添加配角故事,而忽略了主角本身,如此就真如網友口中的“加戲”了。

...

但不管如何,香蜜也算近年來仙俠類影視劇的優秀作品了,後30集的瑕疵還是不能掩蓋前30集封神的光芒。甜的磕牙,虐的肝顫的香蜜現已大結局。無疑,是一部不能錯過的好劇,沒追的朋友可以看起來了。

最後的最後弱弱地問一句:開學了,補考都過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