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季《跨界歌王》終于落下帷幕,王凱問鼎了歌王寶座,同時也是網絡支持量第一的QQ音樂人氣王,成為名副其實的“雙料歌王”。
最後一期比賽,王凱唱了一首韓磊的《等待》,04版《漢武大帝》的主題曲,
一如他一貫深沉的,穩定的,寬厚的表達。
而在第一季的《跨界歌王》,王凱止步于半決賽,離場時眼角泛着淚光,平靜地感慨:“沒有遺憾,就覺得還是很不舍。”
第三季再來的時候,王凱又站在這個舞台,已然是歌王加冕。
跨界,是突破演員的壁壘,讓人看到除了角色的表演,還能用聲音證明才華。
有意思的是,一直以為王凱隻是個優秀的演員,沒想到他卻跨界來唱歌的舞台,還慢慢打磨出了張數字專輯《畫外音》。
“演員的畫外音,歌手的内心戲”。
在華語樂壇衰微,唱片行業不景氣的狀态下,王凱的首專卻有了好成績:
15秒,突破金唱片認證,是QQ音樂有史以來最快達到金唱片的專輯;
52秒,突破雙金唱片認證;
9分鐘,突破三金唱片認證;
1小時52分,突破白金唱片認證,銷售額破100萬。
不得不說,王凱是會演戲的演員裡好看的,好看的演員裡面會演戲的、好看會演戲的演員裡面又可以玩票跨界唱歌的。
明明是可以靠顔值吃飯,卻偏偏要用才華刷亮我們的眼睛。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種成熟姿态的顔值
王凱有三寶:美手,鹿眼,低音嗓。
骨節分明幹淨修長的手,幹淨清澈大而圓的眼睛,低沉悅耳的嗓音,作為演員,這些美好的外貌特征是讓人一眼記住的極大加分項,有如标簽一般,提起來都是對王凱的誇贊。
這些外貌加分項,置于表演當中,也是優勢。
表演離不開“聲台形表”四字真經。深沉的嗓音加持,王凱有過硬的台詞功底,可以在表演時現場收音,沒有字幕也能聽清楚他的吐字和情緒。如《琅琊榜》中的靖王,《僞裝者》中的明誠,用的都是王凱的原音。
身型修長,儀态優雅,永遠挺直的腰杆,王凱又宛如一個行走的衣架子,可以塑造多樣的角色。
角色和表情的層次感,往往要用眼神才能傳達,王凱的演技和“眼技”也被誇贊為如浪花般層次遞進。
怎樣形容這樣的顔值和氣質?
“朗朗如日月入懷,皎皎如玉樹臨風,肅肅如松間徐濤,灼灼如岩下燦電”。
然而看他早年的照片,并沒有現在的帥氣。骨相決定,王凱适合成熟的帥,要有生活體驗,閱曆積澱。
遊走于成熟男人和少年氣的平衡,三十多歲的王凱,不早不晚,擁有了這樣成熟的迷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朝爆紅
大多數人初識王凱,是他2015年的爆紅期。《琅琊榜》中的景琰,《僞裝者》中的明誠,兩個不是主角的角色,七分的戲重,偏偏讓他在十分的演繹下出彩。
一身正氣的靖王蕭景琰,對奪位者的卑鄙手段,從來不屈服不趨附;對兄長祁王和赤焰軍的忠誠信任,從來不懷疑不否定;對重申舊案的決心,從來不動搖不放棄;對林殊的的朋友之誼,從來不忘記不釋懷。
骨子裡的純淨和初心,一個赤誠如斯的角色,王凱的靖王,有棱有角,有血有肉,一個人物的層次感淋漓盡緻的展現。
觀衆也說:王凱就是靖王,靖王就是王凱。一個思來想去隻能由他演的角色,已然是最大的認可。
演藝圈太需要這樣的演員了,劇有千面而不突兀。所以他的爆紅,意料之中。
當觀衆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時,還以為這個沒什麼來頭的演員是個新人,一度把人氣暴漲的王凱視為流量“小鮮肉”。
可是翻開他的履曆,三十三歲的王凱,進入演藝圈已經經曆了十年的沉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年蟄伏
在星空演講裡,王凱訴說這十年演員夢的漂浮不定,一個關于時間的探讨。
“我們王家祖祖輩輩也沒有過像你這種奇怪想法的人。”演員夢第一盆冷水來自傳統家庭的爸爸。
高中畢業後,王凱去了書店工作,體制内的鐵飯碗,家人認為的保障。
有一天王凱值夜班,要卸一卡車十五噸的書,他一個人提着一捆捆牛皮紙紮着的書,從車上到倉庫,進進出出走了無數趟,堆了滿滿一面牆。
當捏着酸麻的胳膊完成工作,王凱突然意識到,自己隻是一個固定的搬運工。
好像一眼就看盡了二十年後的生活,也好像一眼看不到未來二十年的光亮,人一旦固定在一成不變的職位上,就走向了下坡路。
不可避免的關于未來去向的孤獨和悲傷。
于是王凱毅然辭了工作,去追逐他的演員夢。
橫沖直撞地帶着一股傻勁,還以為演員是天生的,不知道還有電影學院戲劇學院這一說的王凱,多番打聽找到了上海的培訓班。
人一旦被熱情點燃,就不再能忍受平庸。
一萬多的巨額培訓費,最後,還是來自不能理解他的爸爸的支持。一年後,王凱竟然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
走了這麼多路,王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畢業後還以為前程似錦,往前走,往往發現是深淵萬裡。
現實是,演員天生要學會等待。
王凱隻能接到一些小角色。沒有戲拍就意味着斷糧,背負房貸,過着入不敷出,一摸兜底比臉還幹淨的日子。
《醜女無敵》的“陳家明”這個角色出現在王凱最低谷的時間。
王凱為角色設計了一些動作:翹蘭花指,扭扭捏捏,尖聲尖語,效果意外的好,陳家明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了些許名氣,本以為會讓戲路能開闊些,沒想到“陳家明”反而成了他的桎梏。
以前王凱在導演眼中是一張白紙,而現在都是“陳家明”式的固定印象。
王凱拒絕了這樣戲谑角色的複刻。這是一個演員的自我意識,不能在重複中消耗表演的力量,一番自我審視,也帶來了更加漫長的等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間會為你證明
安于寂寞和等待對于演員是最好磨練。内在的修養,外化的才華,要仰賴經年累月的雕琢。
王凱一直是清醒的,“天賦和運氣不會眷顧所有的人,但是時間是上天賜予人最好的禮物。而男演員就像陳酒,一定越熬越香。”
演員是籍籍無名,還是名噪一時,沒有定數,而相信時間的人,往往能堅持。
心底一直有個很模糊的聲音說,你不會一直碌碌無為,要到什麼時候,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隻能等。像海明威說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情願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準備了。”
于是王凱在各種角色裡沉浮,細細的打磨演員應有的品質。
拍攝《知青》時,王凱遇上了他的領路人侯鴻亮。這是難得的機會,拍攝環境也苛刻,從零上四十度到零下四十度,除了地震什麼自然災害都遇見過。
這對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折磨,對演員來說,需要的已經不隻是敬業精神和想紅的“野心”,還要有對表演藝術的敬畏,角色需要浸入式的體驗,就不能是流于表面的過場。
侯鴻亮記住了王凱:“他是個非常認真紮實的演員,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知青》,那部戲在冰天雪地裡拍攝了七個月,不少年輕演員沒撐住,走了,但他堅持了下來。”
得到了導演的認可,王凱接着在《北平無戰事》中飾演了方孟韋,表演張弛有度,與一群陳寶國、倪大紅、廖凡這樣的老戲骨搭戲,王凱已經顯露出了演技派的潛質。
有前輩對王凱說:男演員在三十歲以前,基本上演不了太深的一些角色,因為你理解不了。
三十而立,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落于表演就有了更深的層次。王凱三十餘歲的成名,是十年堅持對他演技證明的回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從來名利地,易起是非心。關注度就像一陣浪潮,起伏流轉,毀譽參半。
關于名利,王凱依舊透徹坦蕩:“我覺得這個山頂,隻有那麼小的地方,容不下那麼多人。待會下來得了,該别人上去了。所以要想好來時的路,就會知道走的時候該怎麼走。”
縱觀娛樂圈這個名利場,欲望大于能力是很多人痛苦的原因。清醒的人就顯得難得,王凱依舊一頭紮進演員的本職工作。
李安說:“任何東西要感人 ,要成立,本身是有自然的力量。生長本身需要孕育的,年輕人要準許自己被孕育。”
孕育是一個長期拉扯的過程,與自我的拉扯,與環境的拉扯,一顆年輕的心要經得起打磨。像懷珠的貝,得學會沉潛,演員也是如此。
“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演員對于我來說,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是我的一個終生職業,是我為之奮鬥的事業,所以沒有挑戰過的形象,我都拭目以待。”
電視劇轉戰電影,表演的瑕疵和層次也會放大,再次看到王凱時,他可以在銀幕和熒屏穿越自如。
熒屏講究動感,銀幕講究質感。王凱立住了他的角色。
中版《嫌疑人X的獻身》中,王凱飾演天才物理學家唐川。
“這是一個在法與情之間糾結的角色
他睿智,卻也苦于自己的洞悉一切
他自負,卻不失心思細膩
他淵博,卻也保有求知之心
他高傲,卻始終不失真誠和熱意
他謹慎,卻也有沖動與不冷靜的時刻
所以你看唐川糾結、猶豫、掙紮
所以你看唐川皺眉、扶額、狂奔、流淚”
複雜又細微的人物,要立住是難的,王凱的表達是及格的,準确的,而國産影片及格已然算優秀。
《英雄本色2018》裡,王凱所飾演的周凱,普通的寸頭,滿臉的胡渣,一個“走私犯”、“賣魚佬”的底層落魄形象。
學院派的演技講究細膩的層次感,不同于大開大合的外露式表演,電影裡的王凱
更多以眼神來傳遞人物情緒。
哭是克制隐忍的,渴望親情是這個硬漢角色的一面,脆弱感隻在一瞬間,拿捏的恰到好處。
去弟弟家跪拜父親時小心翼翼的在門外的地墊上蹭去鞋底的灰,這個王凱臨時加上的細節設計,代表了與過去徹底斷絕,想要以清白之身見父親的意思。
所以有理智的粉絲評價王凱:“他的表演是有不足有缺陷的,但因為那種鮮活和用心顯而易見,則缺陷都是可愛的。因為見過一些所謂的成熟演員,貌似自信飽滿,無懈可擊,實則每每重複自己,千篇一律。但像他這樣的,戲和人一樣,好似一眼清泉汩汩流淌,讓人可以期待演技日後的成長與驚喜。”
對于有成長層次感的演員,是值得期待的。沒有陷入油膩的演技套路,沒有局囿于角色的複刻,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新的表演,王凱是有生命力的演員。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為演員,王凱擔得起“始于顔值,陷于演技,忠于思想”。鹿眼美手低音炮,這隻是他的小優點和上天賜予的吃這碗飯的必要條件。
僅僅迷戀顔值,對于一個有顔值的中戲演技派演員來說,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王凱的演技青澀到沉穩成熟,一步步的颠覆與驚豔,才更值得關注。
而看他十年的起起伏伏,怎樣從一個隻有熱血的愣頭青到實力派,遊走在浮華的演藝圈,仍然有所堅持,知世故而不世故,又是一個智慧的靈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