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Hunger ,Great Hunger
Little Hunger是一種身體上的饑餓,他們必須尋找食物,來果腹。Great Hunger是精神世界的空虛,他們一直尋找自身的意義。窮人鐘秀(Little Hunger)是個一直寫不出東西的作家,除了作家他還做許多兼職,來讓自己獲得身體上的滿足。富人Ben(Great Hunger)整天無所事事,隻知道玩,卻是個有錢人,他喜歡吸食大麻,他喜歡每隔兩個月燒一次塑料大棚(換女友,并将其殘忍殺害,燒掉)從而獲得快感,雖然那是在犯罪,但韓國警察顯然懶得管。他們隻會認為那些失蹤的女孩是因為欠債躲了起來。即使再有錢,也隻能通過犯罪獲得快感,這又何嘗不是精神世界的空虛。
但我認為無論是身體上的饑餓,還是精神上的饑餓都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影片中的虛無主義
夕陽下,惠美毫無顧忌地在兩個男人面前脫光上衣跳着優美的舞蹈,此刻她是如此自由,但自由是短暫的,享受完片刻的歡愉後最終也會像夕陽一樣消失,夜晚來臨,惠美落下了眼淚。Ben認為生活是虛無的,無趣乏味的,因為他重複着吸大麻,重複着換女友,重複着殺人,重複着給自己新認識的女友化妝。隻有在他将女友化為灰燼時才能證明自己活着,才能聆聽來自心裡的貝斯。
1, 惠美
我認為惠美是真正被Ben殺了,粉色手表,那隻叫鍋爐的貓一切線索均指向Ben。而Ben和鐘秀的對話也非常有意思,他說,韓國有太多這樣的塑料大棚,它們無人看管,仿佛在等着我去燒。假如把那些欠了債,無人在意的女孩比做無人看管的塑料大棚好像也可以。而對于欠了債無力還清的女孩來說死亡才是解脫。反正人最終會像夕陽一樣消失,這也對應了Ben和鐘秀的虛無主義。
2, 枯井
惠美說,以前家門口有一口枯井,她曾掉下去過,但幾個小時過去了,她的家人沒一人在意她在哪,她就像是這口枯井,她的家人不會在意枯井是否真實存在,也不會在意此刻她身在何處,是鐘秀看見并将她撈上來,是鐘秀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黑黑的枯井裡,鐘秀是她生存的希望,正如同惠美的房間,每天隻會有一绺陽光還是反射過來的,而且停留時間很短,隻有運氣好才會看到,但最終仍會走向滅亡,這也是虛無主義。
階級
關于階級的電影,有奉俊昊的《雪國列車》,李滄東的戛納場刊最高分(3.8分,滿分4分)《燃燒》,還有奉俊昊兩年前榮獲金棕榈大獎的《寄生蟲》。影片中鐘秀和Ben是兩個對立階級,鐘秀疑惑為什麼Ben無所事事還這麼富有,在韓國,這樣的蓋茨比太多了。
1,吃
影片中,鐘秀代表韓國的大多數窮人,他也有夢想(作家),但為了解決小饑餓,被迫兼職。Ben則代表韓國大多數富人,吃飯不光是為了解決身體的基本需要,也是為了吃飽後追求自我的意義(Great Hunger)。
2, 羨慕
影片中鐘秀十分羨慕Ben的富有,鐘秀說,怎樣才能像他一樣富有。而Ben嫉妒的對象則是鐘秀,因為惠美唯一信任的人是鐘秀。所以在殘忍殺害惠美後,奪走的是惠美和鐘秀的定情信物。
3 ,粉色手表
除了惠美,影片中還有一個人也帶上了這樣的粉色手表,那就是惠美的女老闆。暗喻着像惠美這樣借錢卻還不清的女人在韓國太多了。她們為了還錢在韓國拼命幹活,她們沒人在乎,一直掙紮在社會底層。
迷茫
這部影片裡的年輕人都是迷茫的,鐘秀如此,惠美如此,Ben也如此。他們都想解決小饑餓獲大饑餓。但自身的意義是什麼呢?
結尾
鐘秀是個懦弱的人,是Ben和惠美的故事給予了他創作的靈感。我更願意相信結尾殺死Ben是鐘秀的想象,是小說的故事。
故事
我推測故事是惠美因為整容借的高利貸,這樣似乎就能解釋通了。
這是我對這部影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