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去年金馬獎最大赢家,其實也是意料之中。

《陽光普照》無疑是2019年台灣優秀電影之一。

...

在2019金馬獎上,這一步電影包攬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

這部影片是圍繞着一家人而展開的,弟弟阿和是大家眼中的“不學無術”,而哥哥阿豪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言而喻,在這樣的對比下,弟弟被父親阿文“不待見”。在他心中他隻有阿豪一個兒子。母親琴姐則是一碗水端平的那一方。

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殘暴的一面,阿和的好朋友菜頭為了幫他出氣,直接提着刀将别人的手砍了。

...

毫無疑問,這已經超出了阿和的想象,他的本意是為了吓一吓他。在自己的心理壓力下,他做了退後的一方,他将責任全都推到了菜頭的身上。

最後他們被關進了少管所,隻是菜頭卻比他多呆了幾年。

...

作為父親的阿文,将所有希望寄托到了他的大兒子阿豪的身上,阿豪就是他的陽光。

本以為阿和進了少管所這事情就結束了,但是後面的事接踵而來。

...

阿和的女朋友小玉找來,她懷孕了。

而因為菜頭家隻有年邁的奶奶,支付不起賠償。被賠償一方,找到了阿文,向他要150萬的賠償費用。

...

琴姐讓小玉待在她的身邊,等孩子生下來。

阿文也賠償了受害者一部分錢财。

卻沒有想到他陽光的大兒子,跳樓自殺了。他将所有的一切收拾好,帶着他的陽光。

離開了……

...

是啊,他一直生活在陽光下,24小時都在陽光下,連一點遮蔽的地方都沒有。

因為他陽光。

别人為他定義的陽光。

...

弟弟阿和說:“他很厲害,他厲害到這一輩子隻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

電影沒有着墨太多來描述阿豪的心理,他的死亡來得那麼措不及防,卻又讓人相信。

...

大家隻記得阿豪講述的司馬光的故事,他的故事和我們聽到的不一樣。阿豪24小時都在被陽光普照,隻是他的身軀;他的内心就像在陰暗處的司馬光一樣沒有陽光。

唯一不一樣的是司馬光自己拯救了自已将陰暗的空間打碎。阿豪不一樣,他的空間裡連裂縫都沒有,至少也要有縫隙陽光才能照進啊。

...

他沒有自己拯救自己,也沒有一個人來為他打開一條縫隙。

他從來沒有說過自已陽光,因為他是被定義的一方所以她必須陽光。

父親阿文每年送給他的本子“把握時間,掌握方向”他從未使用過。

...

他離開前去見弟弟說就是來看看你

來看看你。

...

菜頭出來了,他沒有家了,找到了阿和,讓阿和為他做着犯罪的行為。

在世人眼中他是一個惡人,向來是這樣,我們習慣帶着偏見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别人。因為錯誤,所以我們否認了他所有的好,隻會記得他的壞。

...

他對阿和的真情意令人動容。

阿和告訴他不要在車上吸煙。

到最後,他沒有在車裡吸煙,隻是這成為了最後。

...

阿和父親阿文開車将菜頭撞死了。

這是他為自己這一個“不受待見”的兒子做得一件事,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繼續受菜頭的威脅。

他向自己的妻子坦白了這一件事。

...

他說從前别人問起我有幾個兒子,我說“一個”。

從前我從來沒有承認過阿和,所以我隻有一個兒子。

而現在他的确隻有一個兒子了。

電影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在電影中劍拔弩張的家庭關系、問題少年、無形的生活壓力,無一不是現實生活的體現。

...

在電影中,可以握手言和,與自己和解。我們也可以通過夢境去見自己想見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了就永遠的失去了。

生活不是電影啊,現實多殘酷啊!

...

我們生活在陽光普照的陰溝裡,努力的活着。

時間是良藥,會把我們的傷口治愈或者讓我們遺忘。

...

因為我們都有希望,希望着總有一天會真正的生活在陽光普照的天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