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後重刷《武林外傳》,聽到熟悉的配樂,看到那群熟悉的人,彷佛回到了那個小時候的夏天,有涼水泡過的西瓜,那個時候家裡還沒有冰箱。有擠在一起乘涼的吊風扇,還有奶奶喊你回家吃飯的聲音。

大部分的人看《武林外傳》都是在電視裡拼拼湊湊看完的,也曾不被家人理解,覺得這麼一群瘋子,劇情也亂七八糟的,每個人都瘋瘋癫癫的,我姐曾經就是這麼說我的。而我依然面不改色的哈哈大笑着。
十三年再重看這部劇,發現小時候看的是熱鬧,長大後看的是安心。

因為劇情台詞都已經很熟了,便打開評論來看大家的心聲。發現大多數人,都和自己一樣,把這部劇當作了自己的烏托邦,一個精神寄托的地方。
有的人說:每次睡前都聽着熟悉的聲音才能睡着;有的人說:我看了十幾年了,幾百遍。聽聲音睡得好吃的香心情舒暢。

還有的人說:每次看武林外傳的時候,總感覺下一秒外婆就要喊我們吃飯了,劇裡這群人引得我和弟弟笑的前仰後翻,外婆皺着眉問在笑什麼?可我和弟弟哪有空回答她呀,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因為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看過的人都知道《武林外傳》的結局是前八十回完,一直以為很快就會有後八十回的,結果等了十三年,隻能一遍一遍回看,也沒等來後八十回。

看着演郭芙蓉的姚晨嫁人生子,成為優秀的演員。看着佟掌櫃變得越發風情萬種,那一眸一笑都越勾人;看着展堂沙溢從帥氣變沙雕,除了“葵花點穴手”耳熟能詳,還有“金鐘罩鐵布衫”令人捧腹大笑。
秀才還是那個飽讀詩書的博士,後來更是演繹了更多的曆史有名人物;莫小貝也長大了,讀了碩士,越變越漂亮。

原以為那些笑聲隻是青春和童年,後來才發現那個同福客棧就是我們心中的烏托邦,精神港灣。
看《武林外傳》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同福客棧的屋頂。每個人難過惆怅的時候,都可以坐在上面,喝壺小酒發發呆,并且總是會被人發現,然後有人過來陪着。屋檐下面是江湖,屋檐上隻有柔軟人心。
第一次看是在外婆家,很熱的天氣,很小的年紀,不懂惆怅,還渴望着快點長大的年紀。這麼多年過去了,隻要這部劇還在,就仿佛時光依舊停留在最快樂的歲月,那個年紀的我們擁有全世界。
那個笑聲讓我想起我的童年。我的愛豆王一博曾經說過小時候最愛看的電視劇就是《武林外傳》,那也是我愛幹的事,仿佛和他擁有了一樣的童年。

有很多人說看着《武林外傳》入睡吃飯,因為安心、安靜。能讓内心有安全感,就像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一樣。
愛看《武林外傳》的90後都長大了,再回首,那個同福客棧成了長大後的烏托邦。

小時候看的喜劇,變成那些長大後才明白的道理。
郭芙蓉第一次闖蕩江湖,遇上乞丐治病、新娘哭嫁、還有擺渡的船夫,但她都以為是壞人,于是将這些人暴打一頓,後來才知道自己好心辦了壞事。
我們都曾像郭芙蓉一樣,滿腔熱血打算闖蕩社會,也有畢業生在去大城市的路上被騙生活費最後無家可歸,也有人在工作時被扣薪水,也有人以為能出人頭地,卻屢屢受挫。

我們都曾是第一集裡的郭芙蓉,直到後來才明白江湖在哪?江湖是什麼?
江湖就是那個小小的客棧,江湖就是來來往往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不再那麼憧憬江湖,更是願意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去做一些小事。

若說《武林外傳》是情景喜劇的巅峰那真的不為過,有人說《武林外傳》窮的隻剩演員,絕對是真的。
看過《武林外傳》的花絮,每個人都是原生,甚至很多都是即興的反應,仔細看還能看到部分笑場。
這個笑場不是不專業,而是即興的搞笑出乎意料,連演員本身都被逗笑了。
我們懷念的那個《武林外傳》是那一群人,它會一直在,而這部劇帶給90後的安心也會一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