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大結局兩天了,我貌似還沉浸其中未能走出,閑暇時刷刷抖音上的片段,依然不覺得無味。真情實感的追劇真的好累,我都快被淩霄緻郁(不是治愈)。
說說我對這部劇的理解吧,我覺得編劇的“以家人之名”主要是想表達兩層含義:有些人以家人之名互相幫助、互親互愛;有些人卻以家人之名道德綁架,禁锢自由。前篇着重描寫第一層含義,後篇着重寫第二層含義,最終升華為親情和救贖。
關于亂七八糟的感情線,其實在實際觀影中并沒有覺得有多尴尬,還挺自然,沒有愛恨情仇、沒有你死我活,沒有非你不可(除了淩霄的尖尖,哈哈),反而傳達了一種健康情感觀,其實這些所謂的感情線并不能稱作愛情,也僅僅是喜歡,僅僅算是情感觀。莊北喜歡明月是由他相對比較自由民主傳統的原生家庭所決定的取向;而唐燦喜歡莊北,是有點戲劇性的一見鐘情,非常符合她戲精的性格;明月對淩霄的喜歡更像是學生時期對男神的崇拜。有的人可能認為感情線沒有必要,但是我認為感情線正好也是傳達了不同的原生家庭對戲中角色感情觀的影響,包括職業觀。
再說原生家庭的問題,其實劇裡關于淩霄、明月、唐燦父母對子女的問題都沒有實質性解決,因為在現實中,原生家庭的問題更多是無解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決定了中國父母的個性,父母永遠都是正确的,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父母還會害你嗎,其實我非常能理解淩霄對陳婷的那種無力感,他不是懦弱、愚孝,他隻是背負着害死芸芸的枷鎖無法解脫罷了。陳婷對尖尖并沒有實質性的傷害,她隻是在表達着她對尖尖的讨厭,但是這已經觸碰了淩霄的底線,陳婷是在奪走淩霄的太陽呀,這不能忍啊。關于陳婷的大結局,我認為編劇隻是給了一種理想化的表達(畢竟還要符合主流價值觀)現實中這種人是很難改變的,隻有淩霄卸下枷鎖,遠離陳婷,對她冷處理,日子還要過的。
這部劇讓我看到了中國無數家庭父母與子女關系的寫照:缺乏溝通、不懂表達愛,用愛綁架孩子、報喜不報憂、獨自消化情緒。中國的父母普遍缺乏反思能力,父母就不會錯嗎?是人哪有不犯錯的時候,李爸說過一段話:孩子犯的錯都是小錯,絕大多數的大錯都是大人犯的,但是大人還沒孩子勇敢,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希望看電視的父母能從這部劇獲得反思的能力。
這部劇不是爽路,不是甜寵劇,也不是狗血劇,它反映了很多現實問題,這可能也是我把它追完的原因,有的人說看到兩個哥哥出國就棄劇了,我反而好奇尖尖沒有了兩個哥哥的生活會怎樣;有的人說看到哥哥們回國同時表白尖尖就覺得狗血,甚至看到明月,唐燦、莊北之間的多線條感情就要棄劇,我更好奇編劇會怎麼處理,沒有撕,沒有仇恨,沒有那個全劇男生喜歡的女一,也沒有全劇女生喜歡的男一,每個人都有喜歡的類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每個人都有被喜歡的資格,這才是真實的現實啊,每個感情矛盾點都處理的很自然,畢竟編劇也并不是想着重描述感情。我是希望電視劇能給觀衆,特别是年輕觀衆,傳達一種健康的感情觀,拿得起放得下,沒有命中注定,沒有非你不可,就算是你的另一半也不是無所不能。
沒有完美的人設,隻有不斷成長的個體。
——記2020年追的第一部國産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