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電影值得反複看,第一遍看情節,第二遍看細節。《小偷家族》是這樣一部電影。

有的導演是電影的創作者,他的電影總是有着共同和相似性。是枝裕和是這樣一位導演。拍紀錄片開始的他,電影總是仿佛紀錄片一樣,卻實際上暗含心機。

導演的組織能力太強了,平淡細碎的生活,潤物細無聲般的推動着故事的發展。娓娓道來卻不顯枯燥。

這是一個特殊的家族,沒有血緣關系,因為什麼湊在了一起呢?當這樣一個家族被發現的時候,這是大家心中的問題吧。

其他一般人,認為是錢。

把所有人凝結在一起的“爸爸”治和“媽媽”信代認為是愛。

治說:我們可不是一般人。 亞紀笑了,她也更願意相信他們一家人是因為愛在一起的吧。

信代說:我們是被她選中的。還是自己選擇的羁絆很牢固吧。沒有血緣關系更好吧。我沒有遺棄她,是别人遺棄她,我把她撿回來。

我想是社會的冷漠,是困境把他們湊在了一起。

“奶奶”被前夫抛棄,孤獨一人。信代小時被自己媽媽虐待。長大了不知道從事了什麼樣的職業,因為三角關系和治出于自衛失手殺人。治除了偷,其他什麼也不會。亞紀被家人冷漠對待,即使出走,也沒有人關心。樹裡被父母虐待。隻有祥太沒有明确的身世,治說是他救的他,但有可能是他在偷東西時,發現了車裡的他,偷走了。

也許正是因為祥太不是自己選擇的,他才開始慢慢覺醒,發覺自己家庭的不正常,想打破這種處境。祥太的覺醒是從樹理加入這個家庭慢慢開始的。樹理與這個家的融合過程就是他與這個家的融合過程。

當小店的老人告訴祥太不要帶着妹妹這樣做的時候,他的心裡開始有是非對錯的疑惑了。當他開始不斷反問,是他一直在思考。當他問偷東西呢?那不是别人的東西嗎?救我時是不是也要偷東西?這個小偷家族就要分崩離析了。

就像“奶奶”說的:隻不過是暫時的。

這個家族也是偷來的,暫時的。盡管他們曾有過很多普通家庭一樣的溫暖:父子的追逐、母女的共浴、變魔術、看煙火、去海邊、少女的戀愛、男孩的啟蒙、女孩的掉牙新生。

但這一切注定如晚上的那個雪人,在早晨融化。

即便一直堅信沒有血緣更牢固的信代,也在被反問那他們怎麼稱呼你呢時,淚流不止。她無限心酸的明白,自己的一廂情願,對孩子來說是不夠的吧。

到底應該怎樣呢?導演沒有特别的斥責什麼。隻是把所有好的壞的都擺在了你的面前。

這個家族的溫情讓離開的孩子們忍不住回頭。亞紀重遊小院。祥太默默叫出爸爸。樹理撿着玻璃球,念着歌謠,望着什麼呢?離去的奶奶,最後悄聲說:謝謝。

可孩子們終究還是要在更大的世界裡,正确的認識這個世界。而不是認為,隻有沒法在家裡的孩子才上學;也不會認為店裡擺着的東西,不屬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