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的開始,皮特就展示了一下“太空跳傘”,這波操作有點神奇,但也為後頭皮特在太空中的“自由翺翔”埋下了伏筆。簡直就是把以前關于太空救援的片子diss了夠。
不過,看到通往月球的電梯,告訴我們,科技已經進步到一定程度了,所以皮特的那些看起來的驚人之舉,在那個時代,其實已經不稀罕了。

大部分時候,故事都是在皮特的内心獨白下展開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在思考父輩對自己的影響。皮特好像也是在湯米李瓊斯的巨大光環下,找不到自己的出路。
然而,老美雖然一直很崇拜英雄,但從來不會把英雄放上神壇,作為星際探索的先驅,湯米李瓊斯留給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一個巨大的“懸疑”,而皮特也在這場巨大的懸疑面前迷失了自己。
他想掙脫父輩安放在自己身上的桎梏,卻又不知如何掙脫,留給他的隻是夜夜的噩夢和凄慘的人生。
直到有一天,地球再次遭遇了危機,那個“黑化”的父輩,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再次成為了世人眼中可怕的存在。
或許,這次會成為皮特的機會。

除了追逐父輩,皮特在電影中表達了深深的厭倦,或許正是這樣的厭倦,促使他在太空冒險中毫無畏懼,畢竟他已無所畏懼。
在“拯救”人類的過程中,他其實也沒有更多的波瀾,畢竟,人類發展到如此地步,依然還是争執不休。南極洲這片最後的樂土,最終淪為了戰争之地,月球也未能幸免,這樣的種族,究竟還值不值得被拯救?皮特自己心中也沒有答案。
幸好皮特沒聽說過“人間不值得”,否則的話,當真有可能過不了“政審”。

湯米李瓊斯是在吊足了觀衆口味後才遲遲現身,而電影也已經快要落幕。在他的身上,有着關于探索的終極奧義,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湯米李瓊斯在星際探索上确實替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對自己的家庭卻毫無貢獻,他可以為星際探索驕傲的死去,但是絕不會為家庭做絲毫停留。
皮特探索的問題,在父子見面後,得到了答案。電影以科幻的名義,探索了一個哲學的問題。可是在這樣的答案面前,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回避。

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希望不停的探索,探索宇宙的終極奧義,這是人類前進的方向,在整個文明的進程中,這是一場不可忽略的旅行。但是,在探索的過程中,湯米李瓊斯是孤單的一個,最後的皮特,依然是孤單的一個。
或許,隻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明白,人類自身的命運。這需要另一場探索,而注定的是,這場探索,同樣是一個人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