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位都是作品等身的作家,都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現在也都五六十歲了。中央電視台為這六位作家制作了一部7集紀錄片《文學的故鄉》,其中莫言占了兩集的體量。
紀錄片沒有另外用解說員,始終由作家自己主述,引用作家作品中文字,也是作家本人誦讀。主要形式就是制作組和作家回到出生地,以及年輕時成長的地方,由作者講述自己的成長過程,當然都是結合着自己文學作品講述的。作為這個級别的作家,語言能力是不用質疑的,普通話也标準,隻有賈平凹稍微有點口音。
六位作家分布在祖國的天南地北,這部記錄片可以當成旅遊片看的,結合着作家的作品一起欣賞,滿滿的人文氣息。有陝西商州、嘉絨藏區、冰雪北國、蘇北水鄉、河南延津、高密東北鄉。其中畢飛宇的《蘇北水鄉》距離我生活的地方最近,有些熟悉的。
這些作者回老家,作為中國人,總是不可避免的回憶一下小時候的食物。所以,這部記錄片也可以當成美食節目看。冰雪北國遲子建是過年時候回老家制作的節目,又是東北的,有不少好吃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保留着丈夫去世前吃的酒瓶和醬菜瓶。
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會改編成電影,記錄片在介紹作家作品時直接采用了不少電影鏡頭。河南延津的劉青雲是導演馮小剛的好朋友,他的作品是影視化最多的。
嘉絨藏區的阿來是藏族。據說他的下一部作品想寫植物獵手,是位攝影愛好者,自學了大學植物學的教材,對西南地區的數百種杜鵑花如數家珍。
這部記錄片很吸引我,7集大概總時長有五個半小時,我用兩天時間看完。播放時,沒有跳,也沒有快進,有些地方還反複看了兩遍。看過以後,還有着想找人聊聊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