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安靜地行駛,一直覺得高鐵動車設計的非常好的一個地方就是有大大的車窗,窗外景色一覽無餘,時而高山峻嶺,時而沃野千裡,時而高樓林立,時而茅屋三兩。
在路上,時間也變得慢了,像從正常有序的工作生活中抽離出來,用無序打破有序,反而輕松自在。
其實也隻有在路上的時間是真真切切屬于自己的,不能工作,不能處理其他的事情。這時你可以看着窗外的風景任思緒飛揚,也可以帶着一本書或者找個眼順的人聊聊天,亦或毫無負擔的睡上一覺,不論哪一種放松方式,都是給自己蓄電極好的。
而我,總是喜歡看着窗外,有時想事情,有時看風景。想事情可以獲得一些不曾有的感悟,發現回憶中一些被遺漏的部分,看風景也能夠看到一些未曾見過的新鮮。也就是這個時候才真實感覺到自己的變化與成長。
每一次的旅途都有不同的目的地,每一次路上都有不同的心境,在下一次的路上才會猛然想起,原來的自己是那樣的。
說到成長,似乎有一部電視劇很具有代表性,那就是《戰長沙》。《戰長沙》是通過一個較小的視角來反映當時的時代,通過展示胡家一家人的愛恨情仇體現出每個人在當時時代大背景下的無奈與成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是抗戰時期,日軍圍攻長沙城。胡家一家子人在大姐丈夫薛君山的安排下住在長沙城薛君山的家裡。家裡有奶奶,爸爸媽媽,小一輩的胡湘君(左小青飾)夫婦、胡湘湘(楊紫飾)、胡小滿(牛俊峰飾)、秀秀表妹以及湘君和君山的兒子平安。
一大家子人,雖然是在抗戰背景下,但是也能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溫情,隻是現實無情,每個人在這樣的時代都不得不承受難以釋懷的傷痛。
劇情一開始刻畫了一個反面的薛君山,君山原是保安大隊隊長,在長沙是地頭蛇一樣的人物,利用職務便利斂财,同時很照顧手下弟兄,娶湘君也是利用了一些手段,不過對湘君一家人都很好,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有情有義的小人吧。後來因為國民黨部門削減被派上了戰場,上了戰場後的君山一路圈粉無數,英勇殺敵永遠沖在前方,對弟兄們肝膽相照,與小鬼子鬥智鬥勇也絲毫不弱,本以為這是一個有主角光環的人物,卻在一次與敵人的正面對決中英勇犧牲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君山這個人物是塑造的最立體的,從前期的亦正亦邪,到後來舍身取義,透過君山我們可以看到在環境變了之後他從一個過好日子的大哥變成了在戰場上有勇有謀的軍官,最後變成一捧黃土,活在了胡家人的記憶裡。
君山的死仿佛抽走了胡家的頂梁柱,也粉碎了湘君的主心骨,在平安去世後,湘君本是瘋了,而君山走了,湘君卻突然醒了,異常冷靜,她決定去陪伴自己的丈夫兒子。所以她把毛毛送去兒童福利院,在日軍轟炸福利院時選擇跳河死亡。
在這個劇的前期,我很喜歡左小青飾演的湘君,很美,端莊大方,但是這個角色是充滿悲劇色彩的,她是一位傳統女性,以丈夫和孩子為生,雖然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卻沒有胡湘湘胡小滿的新思想,所以在丈夫孩子死去之後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湘君從一個内心充滿愛的女人,到最後心如死灰,一心求死,不得不說,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個人的悲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湘湘和小滿是全劇裡最有生命力的兩個孩子。小滿崽子,多少次在看劇的時候吐槽這個小滿崽子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呢。都說戰争和苦難會逼着人成長,也許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的緣故,他被保護的太好,仿佛與戰争隔離了。在劇的前中期他有些調皮,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尤其是泡妞的事情,但是不難看出,他的個性裡也是希望為抗戰出力的,包括後面到湘湘的醫院裡幫忙。這時的小滿已經漸漸地能擔當起這個家的一部分責任了,雖然他有時候仍然嬉皮笑臉,但更多的時候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會從大家庭考慮,最後小滿參加了遊擊隊,在一次與日軍的對決中也壯烈犧牲了。
而湘湘呢,獨立,善良,懂事,雖然生長在優渥的環境中,卻沒有養成大小姐脾氣,在民族危難時刻選擇學醫護,為抗戰獻出自己的力量,在劇的後期,經曆了與家人的生離死别後,經曆了人生的開花結果後,湘湘越發成熟穩重,她不再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孩,她的雙肩上承擔了對親人的思念,對國家的深愛,對受難者的同情和對戰争的痛恨,她不再會和小滿打打鬧鬧了,她嫁給了顧清明(霍建華飾),嫁給了愛情。可以說湘湘是劇裡人物結局最好的,當然也是承受最多的。在得知胡家全家人隻剩她一個人活着時,她悲痛欲絕,長沙城需要重建,她的内心一樣需要重建。湘湘這個角色私以為是最難演的一個角色,她的成長和轉變是最大的,抛開家有兒女的印象,我認為楊紫在這部劇中的表演是合格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劇的結局很悲慘,也很現實,有一句話叫,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也許現在的我們沒有經曆戰争,但是我們一樣經曆着許多全人類的問題和矛盾,比如環境污染。在劇的結局,表哥和秀秀決定留下來,重建長沙城,其實無論在哪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重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