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導演希區柯克一生導演了50餘部電影,被影迷冠以“恐怖大師”頭銜;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希區柯克見證了電影曆史的發展,更是世界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為本人編導課堂所做筆記,以時間年份為軸線,梳理了希胖主要作品,其中不乏其人生經曆、電影技術的革新、影片特點等等。内容不甚詳盡,隻做簡單了解,希望對影迷有幫助,如有纰缪,請指正。
1925年《歡樂園》處女作(德國拍攝)
經典希區柯克元素:情殺、旋轉鏡頭、偷窺鏡頭
1926年 《房客》第一部風格作品(英國)
“連環殺手”吸引房東女兒
特點:希區柯克開始了自己在電影中打醬油的行為
萬萬沒想到:票房大賣
【1927年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爵士歌王》】
1929年《訛詐》希區柯克的有聲時代(英國)
女主角正當防衛殺人後被人敲詐的故事
【标簽】
1.英國電影史上第一句
被人念出來的台詞“今天下班夠早的”
2.改編自同名舞台劇
3.經典希區柯克元素:對樓體鏡頭的迷戀、恐怖與欲望的交織、殺人不見血的含蓄恐怖
1935年《三十九級台階》“麥高芬理論”(英國)間諜組織的故事
來源:英國編劇 安格斯•邁克菲爾
所指:推動戲劇發展的契機、情節,
角色拼命追逐的、可能不存在的東西
【1937年 希區柯克拜訪美國 探求技術合作】伏筆
1938年《貴婦失蹤記》類似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主人公雪崩被困在山下的小旅館裡
1939年《牙買加旅館》在英國最後一部作品
海盜與旅館的故事
英國著名懸疑浪漫女作家杜穆裡埃小說
1940年《蝴蝶夢》美國首部 奧斯卡最佳影片
美女+喪妻富商+大别墅+陰森保姆=愛情的PUA
【标簽】
1.百萬美元預算(!!!)
2.英國懸疑浪漫女作家杜穆裡埃小說《麗貝卡》
3.别墅大爆炸是當年的大手筆
1940年 《海外特派員》
二戰爆發英國被轟炸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1941年 《史密斯夫婦》輕喜劇 口碑一般
1941年 《深閨疑雲》
瓊•芳登 問鼎奧斯卡影後
結局受争議,女主臆想了一切
1943年 《疑雲》寄托了希區柯克本人的情感
1944年 《怒海孤舟》 希區柯克類型突破之作
【标簽】
1.“封閉空間下的人心拷問”叙事模式啟發了後世大量電影
2.水箱+投影+鼓風機:“我不是說演員是畜生,我是說,應該像對待畜生一樣對待他們。”
3.跑龍套:加不進去人,就在報紙上加了自己的廣告。
1944年 《愛德華大夫》返回英國抗戰
【标簽】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
2.著名的“門”的意象,用疊化一個個大門打開象征心門打開
3.構建“超現實主義夢境”達利(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
4.結尾反轉:用槍自殺的主觀鏡頭,形成對着觀衆的槍口
5.70萬美元投資,4700萬票房
6.多項奧斯卡大獎
1944年《美人計》雷電華公司挖掘的小說《龍之歌》
1947年《凄豔斷腸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彩色片開始被世界接受(1935年《浮華世界》)
1948年《奪魂索》希區柯克的首部彩色電影,偉大的實驗
【标簽】
1.“僞一鏡到底”(本意想一鏡,但當時的技術無法實現)
2.“桌子底下定時炸彈理論”
3.“聲畫分離”用空鏡頭+聲音提升緊張情緒
1958—1950年 希區柯克回到英國
《風流夜合花》《欲海驚魂》(水土不服)
【進入50年代 希區柯克迎來自己的全盛時代】
1951年《火車怪客》
與作家錢德勒合作(後來撕逼了)
交換殺人叙事
1953年《忏情記》黑色電影
嚴肅讨論人性(神父被冤故事)
1954年 《電話謀殺案》密室犯罪片教科書
【标簽】
1.趨于公司和市場,拍成了3D電影
2.妻子伸向畫面的手,極具視覺沖擊力
1954年 《後窗》偷窺主題、婚姻主題(格蕾絲•凱利)
1955年 《捉賊記》《怪屍案》喜劇片(結果觀衆不買賬)
1955年 希區柯克進軍電視行業 在CBS開設節目 講恐怖驚悚故事
【節目持續了7年 講了200集故事】
1956年 《擒兇記》重拍1934年作品
【标簽】
1.音樂的運用
2.10分鐘音樂廳刺殺
3.聲場+鏡頭調度
4.“伴随音樂謀殺”被後世模仿
1956年 黑白片《伸冤記》第一次基于現實事件創作
1958年 《迷魂記》被譽為最出色作品
【标簽】
1.漩渦,反複出現的視覺意象
2.旋轉樓梯鏡頭變焦+攝像機反向運動
1958年《西北偏北》二戰真實故事
莎翁《哈姆雷特》台詞,隐喻難以琢磨的命運
1959年 《驚魂記》最為推崇的作品
【标簽】
1.黑白膠片拍攝
2.開創了心理驚悚片類型
3.影史上最經典謀殺場景(浴室謀殺)
4.3200萬美元票房,是成本的40倍
1963年 《群鳥》特效
【标簽】1500個鏡頭的特效
【立意】刻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面對危機時的脆弱
1964年 《豔賊》
1966—1967年 《沖破鐵幕》《諜魂》諜戰懸疑片
1973年 《狂兇記》晚年生涯的傑作
1976年 《大巧局》最後一部作品
1979年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80年 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封号
“我的故事也許不夠真實,但從不平庸。”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