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映的《少年的你》創票房新高,它不同于以往青春劇,而是一把撒在現實傷口上的鹽巴。它把校園暴力當做一盞燈,重點不是這盞燈本身,而是打開這盞燈後,在黑暗裡照亮的一些東西。

    影片用校園暴力來警醒父母,孩子們的成長需要什麼。我認為是以下幾點:

      1 讓孩子知道,父母會給予最及時的保護

      什麼樣的孩子最容易遭受校園欺淩?答案是:喪失父母保護的孩子。

    陳念為什麼會成為被欺淩的對象?

    因為,她自幼父親不知所蹤,母親因賣假貨欠下外債逃跑,陰暗破舊的居民樓裡,備戰高考的她,孤身一人,幼無所依。

    最最無助絕望的時候,她隻能通過電話聯系四處逃竄的媽媽。眼淚和鼻涕一起嘀嗒到手機上,她還要調整呼吸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很快樂。這是一個苦孩子,對唯一親情的依賴和讨好。

      父母們或許不知道,因為自己沒有及時感知到孩子的異樣,給不了孩子需要的保護,會讓孩子自己一個人遭遇多少人生至暗的時刻。

    無論孩子成績好壞,可愛與否,父母都要用心去保護他,不要放棄他。

      當然不僅要保護他不被别人欺負,更要給他健康的思想,讓他不去欺負别人,還要告訴他不要在别人被欺負的時候,冷漠對待。這才是防止校園暴力最根本的方法。

2 父母對孩子的評判很大程度是孩子對世界的評判。

    魏萊,一個家境優越,成績優秀,長相優美的少女,卻是一個極度自私、狠毒的人。她作為本劇最大的反派,也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色。

    她在人前一副青春甜美的樣子。有多少人在第一次看到魏萊出場的時候,認為她是真心想要和陳念交朋友。

    本來很想不通,為什麼一個條件如此優秀的女孩會做出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直到警察為了“胡曉蝶自殺案”到魏萊的家中調查時,她母親和警察的對話,揭露出了真相:

      “我們家孩子不會暴力對待别人的,别人可能會,但魏萊不會,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樣。”

    “我和他爸爸給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那個自殺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學和她開幾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樓自殺了。”

    擁有如此極端心态、且遇事先責怪别人的母親,也難怪魏萊在傷害别人時,會感到毫無愧疚,甚至還有點理直氣壯。

    魏萊的父親更是因為她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留級,一年沒有跟她說過話。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為了達成父母的期望而不擇手段。

      作為父母,應該給到孩子的是努力過後的誇贊和支持,失敗過後的理解和鼓勵。而不是作為一個大人用成年世界的标準去要求他,甚至批判他。

      我們也需要去覺察驚醒自身存在的偏執和非理性信念,一點點去調整和改變。你的偏執和非理性會導緻孩子行為偏差或形成非理性信念。

    我們或許不知道,我們對孩子的評判會形成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

    3 給孩子最有效的管理和最溫暖的愛

    整部劇中,最讓人心疼的還是小北。

    父親在他很小時候便扔下他們母子跑了,母親也在他13歲的時候,為了重組家庭而抛棄了他。

    毫無生活來源的小北為了生計,隔三差五的和一群社會人員打架鬥毆。每天鼻青臉腫、渾身是傷地回到那個破舊不堪的小房子裡。

    小北第一次帶陳念回家時,問她“有男友還來我們家啊?”他說的是我們不是我,在小北内心深處他還是潛意識地把房子視為他和母親的家。他的内心非常渴望母親會回來。

    父母對孩子缺少教育和愛,孩子往往就會去拼命讓自己受傷,想以此來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呼喚愛。

    有時候在孩子眼裡,惡作劇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得到父母的責罵,而責罵就是一種他們所謂的“獎勵”。

      父母千萬不要任由孩子胡鬧,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必須有效地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減輕其對孩子的未來的負面影響。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有效的管教是非常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

    父母要走近孩子的内心,與孩子進行最深入的交流,給予孩子最溫暖的愛。

  4 尊重孩子,多給他們說“不”的空間

      影片裡跳樓女同學胡曉蝶含着眼淚說:“他們都在欺負我,為什麼你們不做些什麼?”每一次受欺負都是在她身心上狠狠捅了一刀,直至最後跳樓才算是“解脫”,而每一個袖手旁觀的看客都是幫兇。

    不管是未成年人還是成年人世界,旁觀者的麻痹冷漠才是創傷後的利刃,刺痛人心。

    跳樓女生死後的第二天,校園恢複平靜,同學又有說有笑,忘記了這樁慘案,隻是霸淩仍在繼續,隻是對象悄然轉移。

    為什麼這些孩子遇到霸淩不求助、不反抗,因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們會覺得忍一忍,也就扛過去了。這是這些孩子最讓人心疼的地方。

    尊重孩子,多給他們說“不”的空間,告訴你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勇敢、要明理、要敢于大聲地說“不”。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當他們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人世間時,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要承擔起應承擔的責任。無論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要教會孩子們心懷希望與善良。

    我們這一生,注定要遇到很多危險,受到很多磨難,但别忘了,你的背後一直有人在靜靜守護着你,遠遠看着你。

    餘生很長,能夠平安喜樂也是一種成功。

    如果你感受到了世界的溫柔,别忘了用同樣的溫柔去回饋。

    如果世界讓你有些失望,也請相信,星空永遠在你頭頂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