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該在17年夏天打開晉江,如果我不打開晉江,我就不會看到《千秋》,不打開《千秋》,就不用從去年一直等着《山河劍心》,就不用這麼一直抓心撓肝,天天刷官博,等着那一點點冬天第一場雪般的消息。
千秋之後,誰能不朽?
除了阿峤和老晏,這句話大概就是最戳我的了。有那麼一種閱盡青史,對燭獨歎的意境。
千秋這個名字就是我一開始點進去 的理由
後來聽說改了叫山河劍心,乍一聽其實和千秋意境不同,但是深得我心,
我個人可能是口味獨特吧,其實一直和許多普遍的晏沈二人看法不一樣,我看了許多評價說晏沈二人三觀不和,簡直是談戀愛的禁忌23333兩人天涯彼岸,還能走到一起,實在是天縱奇緣。
但我看他們二人,其實是一樣的,隻是表現不同。
----------------我是分割線-----------------------
以下是個人私貨時間:
想起來之前看紅樓解析,說寶黛本是一人,一體兩面。玉帶林中挂,金钗雪裡埋。
阿峤,從前出世,閱盡人間萬般苦,而後入世;
老晏,從前入世,偶得天山一片雪,而後出世。
我看老晏出世入世其實是從心境,并非真的治世或者歸隐。他從前是喜歡玩弄世間規則的,視他人如蝼蟻,無論怎樣傲氣狂狷,有所追尋,勢在必得,終究還是在塵世之中;而阿峤不是,阿峤在玄都山,尚未入世,卻已出世,一場陰謀,如天山一片雪,落在人間。兩人在不斷靠近的過程中,都在慢慢改變,是不自覺的被對方感染,甚至不是主動變化。
在我看來,這個過程,更像陰陽調和,如太極兩條陰陽魚,其實兩人能最終走近,本質底色本為一種,互有認同,真若天上地下,又怎能相近?
佛偈有雲,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在我看來,真的很像老晏與阿峤。
二人皆念山河,皆有劍心,
所謂千秋之後,誰能不朽?一為山河,二為劍心。
從《千秋》到《山河劍心》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