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E杯五花肉

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784485530066530&wfr=spider&for=pc&isFailFlag=1

《後來的我們》簡直尴尬死了。

劇情全靠男女主花樣作死來推進,矛盾全靠生拉硬拽沒事找事,對白全靠QQ空間式青春疼痛無病呻吟…

這樣一部流水線制造出來的愛情片,收情懷稅也就算了,還要收智商稅,叔可忍嬸不可忍。

看電影的時候我旁邊真的有妹子哭,我……

已婚有小孩的男主跟女主開房談心、想幹點什麼沒幹成,對前任說我好想你、我好愛你,這種情節有什麼好哭的?

難道你把自己帶入了男主老婆的角色嗎?
最近的愛情電影真的對愛情太不友好了。

《前任3》把小鎮青年忽悠瘸了,《後來的我們》把文藝青年忽悠懵了,總而言之,就是不想讓你和現任好好過。

這年頭,當個現任怎麼就那麼難。

前任是你的白月光和朱砂痣,那現任是什麼?炮友嗎?還是傳宗接代的工具?

真的很讨厭那種已經結婚生子仍然磨磨唧唧懷念前任的電影,你自己為啥過成這樣心裡沒點B數嗎?

就拿這部電影來說,你最愛一個女人,你就死纏爛打不分手,或者你等她,或者你重新追求她啊!

你大房子才空了兩年就迫不及待地請現任拎包入住了,然後你說你最愛前任?

這根本站不住腳啊。

她抵不過你的生理沖動,抵不過你傳宗接代的本能,這特麼有臉叫最愛?

想要更好的服用《後來的我們》,最好配以劉若英和陳升的故事,你才能夠理解劉若英首次執導的電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懷和情節。

1991年,21歲的劉若英遇見陳升的時候,他31歲,與羅大佑、李宗盛被譽為滾石三大音樂教父,是享譽盛名的歌手兼制作人。

她是小助理,他是大明星,他欣賞她的才華和潛力,她仰慕他的才華和人氣。

文藝女青年最容易被才華折服,更何況他是她的恩師和伯樂。

他給她取花名“奶茶”,因為:“她像一杯奶茶,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

嗯,第一次見到有人把不夠漂亮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陳升為劉若英寫下了很多經典歌曲,比如《風筝》《為愛癡狂》,還向張艾嘉推薦劉若英出演《少女小漁》,就是這部電影讓劉若英斬獲了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然後,劉若英就紅了。

但她對陳升的愛慕也無法掩飾了。

2002年,劉若英在台北舉行生平第一場個人演唱會時,她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曲《為愛癡狂》。

當伴奏響起時,劉若英苦心邀請而未得的陳升突然出現,給了她一個巨大的驚喜。
陳升一反常态,主動拉起她的手,劉若英像所有墜入愛河的小姑娘一樣,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投入他的懷抱。

一曲唱罷,劉若英感動的說:“我直到現在隻見過師父穿過兩次西服,一次是他的婚禮,一次是我這場演唱會。”

好美好感動是不是?

除了婚禮,他能給的都給了。

2005年,在《桃色蛋白質》節目中,侯佩岑采訪劉若英和陳升:
候佩岑問陳升:你有沒有喜歡過奶茶呢?
陳升定了幾秒鐘,說:我不喜歡她,幹嗎幫她做這麼多的事?你當我白癡嗎?

陳升說:她是風筝,已經跑得很遠了,我沒有辦法接到了。佩岑,我接不到了,我接不到……

劉若英瞬間哭了,語無倫次:可是那根線還是沒有斷啊,它還在你的手上啊,就算我掉下來了,你還是可以拉着那根線,一直找找找找找……就會找到我在哪裡啊。
陳升微笑看她:你白癡啊,怎麼可能呢?

有人說這種愛情真的太美好了,她愛他多年,他以禮相待,不越雷池一步。

可是你們這麼光明正大旁若無人秀暧昧,有沒有想過,他是有妻子的?

在名人的三角戀當中,原配往往是面目模糊的那一個。

因為她沒有話語權。

她的一切都被明星巨大的光環淹沒了,她沒有辦法發出自己的聲音。

誰願意聽一個nobody的心聲呢?又沒有流量。

我們無從得知她經曆了怎樣的痛苦糾結,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那些傷害化作珍珠。

比如以88歲高齡親自下場手撕小三瓊瑤的、平鑫濤的前妻林婉珍,到了垂暮之年,仍然想要一個說法。

到底意難平。

所以明星名人們,你們高調示愛的時候請想一想,原配也是人,是活生生的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原配就活該被你們傷害?

再說陳升跟他的太太感情是很好的,當年陳升太太在唱片公司當宣傳,帶過齊秦、楊林等當時紅極一時的歌手,陳升也是費了一番功夫才追求成功的。後來為了支持陳升的工作,陳太太才放棄事業回歸家庭。

2002年陳升有一次突發腦出血,是陳太太在醫院日夜守候、精心伺候昏迷的丈夫100多天,才幫助陳升恢複健康的。

而陳升對妻子也很好,有時候在外面加班很晚回家,都會記得給妻子買她愛吃的小吃。

所以硬要往一個和諧甜蜜的家庭裡伸腿,說不是小三,你信嗎?

隻不過,未遂而已。

人确實不能保證這輩子隻能遇見一個優秀的人,隻傾心一個優秀的人,但是,難道看到好東西就一定要伸手嗎?

隻要你傾心的這個人已經結婚,無論你多麼喜歡,都該退避三舍,無論精神出軌還是肉體出軌,對原配都是不公平。

我們雖然無法控制情感,卻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不然跟禽獸有什麼區别?

劉若英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離開陳升之後,她被媒體拍到過和導演陳國富交往,隻是這位陳國富導演當時已經有女朋友了,而女朋友還是當年的玉女歌手蘇慧倫。

于是坊間就傳出劉若英插足兩人戀情,導緻蘇慧倫和陳國富分手了的傳聞。

在一檔電台節目中主持人采訪過陳升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陳升酸酸地說:“女明星最好不要和導演交往,因為會劈腿就不太好,就算要偷吃,也要擦幹淨嘴巴。”變相證實了這件事。

還有現在發福了的黃老師黃磊,在拍攝《人間四月天》的時候跟劉若英也傳出過绯聞,當年黃磊還把他和劉若英的感情稱之為第四種感情,就是朋友以上,戀人未達,但又是親情以外的感情。
也是城會玩。

之後劉若英還在演唱會上說過,有個男孩打電話告訴她,明天隻要她不同意,他就不結婚,當時媒體都說那個男孩其實就是黃磊。

現在,劉若英已經結婚了。丈夫名叫鐘石,是個富商,也有份參與投資《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也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心路曆程。

這部電影之所以會有人喜歡,是因為擊中了奶茶婊們内心深處三大痛點之一:不管你跟誰結婚,你最愛的還是我。

(另外兩個痛點是著名的:①不被愛的那個人才是第三者;②隻要我說不同意,他明天就不會結婚。)

是的,電影可以有情懷,但是不要把格局設定的如此之小。

不要用所謂的情懷去掩飾自己的三心二意。

不要給未遂的小三唱贊歌。

與不愛的人結婚,這是背叛自己;結婚以後又惦記前任,這是背叛婚姻契約;說一千道一萬,背叛不值得歌頌。

電影中男主的妻子就像現實中的陳升太太一樣,也被(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處理成了一個模糊的符号,她的不安全感被拍得甚至有些可笑。

可是換位思考一下,要是有人明目張膽地對你的伴侶虎視眈眈,裝可憐博同情,而你的伴侶又在享受這份好感,你會不會覺得日了藏獒?

雙人床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奶茶婊就是這樣一種人:觊觎人家伴侶一定要高調,要大張旗鼓,要全世界都知道,還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你說過的那樣愛我?

不但如此,奶茶們還要大家為她的遺憾歡呼喝彩、為她的錯過感動落淚,掏出腰包為她的偉大愛情買單。

小三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奶茶。

可怕的是為這樣的電影流淚,擁趸者衆。
歸根結底,這個社會對破壞契約者太過寬容。

如果你輕易原諒了搶走人家伴侶的人,以後别人霸占你家的時候,請你閉嘴憋着。
因為:不管你有沒有前任,你早晚會是某個人的現任。

周傑倫說:奶茶真的不能多喝,看似柔滑香醇,其實都是過量的糖和脂肪。
所以,還是吃粘豆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