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閑暇時候看了部電影《霸王别姬》,其實很早之前就聽說張國榮拍的這部經典的電影,

...

《霸王别姬》宣傳畫

         之前聽很多人片面評論過這個電影,“搞基篇”。在這裡我真的想為這部電影正名,如果你确實認真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那可能你三觀有問題。這真的是張老師的鼎力之作啊。接下來,簡單的評價一下,這部電影,如有異意,多有打擾。

          看過我之前影評的讀者,通常都知道我覺的每一部電影都會有一條主線。不明覺厲,這部電影的主線就是京劇《霸王别姬》。故事的開始講述的是幼時的蝶衣在京劇館裡苦練功夫。真是應了師父那句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幼時的蝶衣被母親送到到這裡,接受艱苦且苛刻的訓練。師父給蝶衣命的是個女角(小尼姑),“我本是女嬌娃,不是男兒郎。”(我想說的是那些認為是搞基篇的讀者,是否真的知道蝶衣的苦衷,是否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原本台詞是這樣的“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娃。”結果被師父和師兄狠狠的抽打,直到被打成說“我本是女嬌娃,不是男兒郎。”隻能說凄凄慘慘戚戚吧,隻有經曆的方能明白,為了一個女角,足以放棄自己性别。故事發展到中期,蝶衣和他的師兄被選上給公公演出《霸王别姬》,結果一炮走紅,之後就是風風火火的半輩子。“蝶衣,我是假霸王,你是真的貴妃。你真是不成活不成魔啊”。正是蝶衣和程老闆風聲水起的時候,對于蝶衣來說一個噩耗傳來了,就是他的搭檔“西楚霸王”愛上了一個女生,并且要結婚了。是位青樓女子。蝶衣悲痛萬分,在其妻子的要挾下,覺得不會再與師兄同台演出。繼而,就是**大革命了,動蕩的年代,人們對于文化的深度摧殘,對京劇造成了緻命的打擊,當然蝶衣也深受其害。最後以蝶衣在監獄中自殺而告終。

        說一下這部電影中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

1、當時和蝶衣偷偷出去的有一個同門師兄弟,因為是偷偷跑出去,而後回來之後受到師父的狠狠教育。那位師兄弟,因為害怕被打,在抽到蝶衣的時候,自殺死了。臨死前,吃完了自己買的糖葫蘆。當時我看到這一幕就感覺特别凄涼,身體的摧殘不算什麼,心理的摧殘才是烙印,那個年代人命真的有貴賤之分。這樣給當今的家長教育孩子,打響了個警鐘,“棍棒教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2、其二可能涉及到敏感話題,就是**大革命的時候,師兄和蝶衣互相指責,多麼親密無間的朋友啊,比親兄弟還親,人心又是多麼醜陋啊。真的很心疼蝶衣,命運多舛,時運不濟。

       簡單總結一下自己的感悟,理工男,更喜歡條例性的語言描述。

1、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用蝶衣的話就是“唱戲那拼的是本事,本事怎麼來的,那是練出來的。”

2、人生得遇知己難上加難。

3、人生而孤獨,最親密的朋友,可能都不會理解你。

4、珍惜和平年代,珍惜當下。

這部劇,被張國榮老師圈粉了,終于明白為什麼很多粉絲,願意稱他為哥哥。

這部電影,我給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