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給各位配音演員和主持人。節目下面一水兒誇主持人的,确實人家是主持的好,但同時也說明舞台上需要圓場的尴尬太多了!

隔行如隔山,配音演員和演員存在相通之處,但也算是隔了半座山。就像唱流行和民族,都是唱歌,但歸根結底還是兩回事。有人能二者兼顧,但大部分人不行。

一個配音節目把話語權拱手讓給影視人,愚蠢又滑稽。李誠儒做演員有點資曆,但顯然是把“配音”當成了演員的“台詞”,并不全面,沒有了解過配音行業,有點高高在上的半行外意思。

半外行的意見當然也有可取之處,但節目分不清主次,全程捧着外行,專業老師不說話,導緻觀衆真以為配音就是影視表演的附屬。既然如此,配音行業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直接被演員取代就行了啊。

另外某位評委,說出來都覺得髒。b站也是為了話題度沒有底線,誰都敢請。剪輯亂七八糟,硬造沖突和劇情,配音節目不好好介紹配音行業,姿态難看。

影視劇配音就是影視行業的畸形,跪舔影視行業,配音沒有未來。大家平時順應市場,商業合作吃吃飯也沒事,但配音節目居然還要推廣加重這種畸形發展,歎為觀止。

從影視行業來說:

聲台形表,台詞就是演員演技的一部分,台詞不合适=表演不合适,不合适就應該換人。台詞都不是自己說的,那等于是表演就沒完成。

沒聽說外國影視劇有大面積非原聲配音的,我國電影大多是原聲,部分優秀電視劇也是原聲,說明原聲是能做到的。就算收音有困難,也請演員本人來配。别人能做到,你做不到,那就換能做到的人來。

因為後期配音,劣币驅逐良币,台詞好的演員被擠走,某些爛台詞的演員壟斷資源,好演員也不得不順應節目組搞配音,業内攜手做出一部部配音劇,粉絲一窩蜂控評叫好,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從配音行業來說:

配音演員應該塑造角色,而配影視劇隻有工作,沒有角色。角色永遠屬于藝人,說白了給影視劇配音就是打工人。

打工不丢人,我們都是打工人,隻是打工的成果一般不屬于我們罷了。後期美術建模師特效師錄音師也是打工人,他們都沒有走向台前,因為沒角色。

活着不容易,誰都要吃飯。演員也好,配音演員也好,都想多賺錢,沒有錯。但稀爛的配音劇不會讓影視行業更好,配音跪舔影視行業也不會有未來。

别跟我說什麼市場,市場選擇了于正郭敬明,市場選擇讓鵝和阿裡搞壟斷,市場要你下跪,愛跪你自己去跪,我不跪。

愛你才會發長評怼你,擴大核心受衆才能讓行業發展更好,搞這種方向,是準備選秀出道、以後讓粉絲集資打投嗎?

b站有最合适的文化環境,它的觀衆剛好囊括了配音行業的關鍵受衆群,這些觀衆樂于認識配音行業。b站卻偏偏要往觀衆最讨厭的方向走,就類似當年有漫展讓某男團做嘉賓,不管粉絲和二次元er誰對誰錯,總之結果兩邊互相辱罵,不同受衆放在一起,出圈嗎?真出圈,也真難看。

希望b站搞搞清楚節目的受衆,不然結果就是現在站内評分5分多,在評分普遍偏高的b站,這個分意思就是“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