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向陽光

我們都有一個遊樂園,但是某個時刻,會有高牆突然出現擋住陽光。

這片土地變成了泥溝,要怎麼出去呢?

都知道頭頂有陽光,但是隻要高牆不倒,陽光就永遠照不進來。

兩個在泥溝裡的人,一個想保護世界,另一個,隻想保護對方。于是他們決定,一個人踩着另一個人的肩,讓一人爬出去,另一人,繼續呆在泥溝裡。

女警官問,怎麼會有一個人去替另一個人扛下所有的罪,去坐幾十年的牢?

男警官回答,我們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

今天先陪朋友看了其他電影,當我說想看《少年的你》時,朋友表示一點不感興趣,還問我有什麼很出名的演員麼?我一時沉默,可以交流的人越來越少,索性越來越不愛說話,索性遇到向往的事情便都去一個人做。

影片是校園欺淩的題材,無人回應的沉默群體,灑滿陽光的教室裡,卻是罪惡張牙舞爪的地方。

一個人死去了,黑暗不會止息,它會繼續找上另一個人。

陳念獨自一人,生活裡沒有母親,也不敢有朋友。

但是看到凳子上的墨水時她沒有坐下,她還在掙紮。雖然此時,她還找不到可以理解她苦痛的人。

小北是一個混混,同樣很小就沒有母親的人,卻遇到了陳念。

初次相遇,為了不讓小北繼續挨打,陳念主動吻了他。同在泥溝裡的兩個人,遲早會認出彼此,遲早會相互保護。

陳念是第一個問小北疼不疼的人,而小北也每天走在陳念的身後,保護她,也在祝福她。

夜晚除了燈光也有泥濘,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庇護所,相比沒有母親的家,陳念甯願跑到小北在天橋下的簡陋屋子裡,那裡安全,溫暖,并且有一個願意保護自己,理解自己的人。

每天就是如此,他們盤算着日子,隻希望挨到高考的那天。

少年的心裡,除了高考,還能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走出泥溝呢?

所以當發生了不被大人社會允許的反抗時,隻能選擇犧牲一個人。

就好像小北最開始說的,我雖然挨打,但是挨的打我都會還回去,不管為此付出多少代價。

可能在少年的心裡,大人從來不值得被相信,因為大人,已經不是少年了,大人,也不會理解身在泥溝中,他們二人的感受。

...

少年模樣

沒有什麼前途,也沒有什麼自身未來,隻要另一個人可以走出泥溝,兩個人的故事就足夠了。

整個故事裡,仿佛兩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之外,是另一片不同的世界。

那個世界嘈雜,充滿叫罵,不耐煩,醜惡,好像另一塊更大泥濘,是一片任人踩踏的肮髒,可能還不如泥溝。

那位女警官曾問陳念,你見過大人的世界麼?

陳念沒有見過,因為眼前的泥溝,也許比那塊更大的泥濘更加純淨。甚至很多大人,即使沒有身處泥溝,長成的也隻是渺小的蚊子而已。

她和小北,用兩個人的方式,結束了眼前見到的陰霾,最起碼,兩人所處的泥溝,已經不再那麼不堪。

校園欺淩也好,大人社會的絕望也好,就好像男警官說過的,小時候最不喜歡睡覺,所以選擇了當警察,因為警察最需要熬夜工作。但是如今的他,卻最愛睡覺,睡着了,就看不見眼前的太多事。

工作很多年,不知道為什麼上班,為什麼掙錢,為什麼忙碌,不如那兩位少年,目标很明确,眼神堅定,互相依偎,并且随時可以忍受任何苦痛。

不管你承不承認,少年兩個字已經離你遠去,人生裡,那段很特别的時光,才是真的幹淨。

稚嫩,無力,依舊掙紮,依舊充滿希望。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倒下,撐起另一個人的未來。

隻要有一點點希望,哪怕是地上微小的光斑,都可以用來憧憬渺茫的未來。相信美好,相信愛情,相信忍耐,相信努力,相信一個圓滿的結局,相信所有那些大人已經不再相信的東西。

...

最圓滿的結局

小北說,我希望給我喜歡的女孩兒,一個最完美的結局,我很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

少年如你,高牆下幸存的那束小小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