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後,在電影院坐了很久,内心的想法已經炸滿了整個腦袋,感覺不寫點什麼,實在對不起這部電影!

【人物男女主角分析】

影片中多次出現女主走在前面,男主在後面跟随的鏡頭。當時女主陳念面對着陽光,男主小北總是戴上衣帽,低着頭。或許這樣的場景設計正好應和了陳念在書上寫的那句話:“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陳念是一個向往陽光,相信希望的人,而小北是一個生活在陰溝,自我堕落的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執着和拯救。陳念表面很柔弱,但是她在面對霸淩事件時,她真實地反抗過,她在看到小北被打時,她打了電話給警察,試圖阻止這樣的悲劇。而小北在後來的麻将桌前,也用暴力救過被逼着偷錢的孩子。

正是這種試圖反抗霸淩的心,使他們相遇。陳念遇到了小北,她給了他生活的希望和一抹陽光,而小北保護了她的希望。所以影片中,陳念面向陽光,小北走在她身後,他像她的影子,處在黑暗之中,始終保護和陪伴着她。

影片的最後,陳念和小北坐在警車上,一束光照進他們的眼睛裡。他們的眼中,不再是迷茫、害怕和麻木,而是釋然和堅定。

他們是羁絆,是戀人,是共生,更是彼此的守護者。

...

【人物配角分析】

作為一名警察,鄭易在影片中一直充當着拯救受害少女少年的正面人物。他雖然是配角,但是他一直是處理校園霸淩事件的參與者和貢獻者。這讓我們體會到,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依舊會有人站出來維護這些弱勢群體。

...

萬惡的“殺人兇手”魏萊,她作為霸淩事件的始作俑者,在把學生逼死之後,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振振有詞,變本加厲。促成她成為這樣的人,我認為這與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她的母親面對她女兒間接害死人的事,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女兒,反而将責任推脫掉。而她的這種态度更是導緻了魏萊更加猖狂的做法,因為班裡人沒人反抗,她的家人也沒有阻止。

...

影片中,還插入了許多大衆的鏡頭。比如學校裡的學生看到受害者胡小蝶的屍體,全都去圍觀看戲,沒人覺得悲哀和痛苦,而是選擇做一個吃瓜群衆。這不禁讓我想到重慶公交車墜江一事,當時女乘客和司機糾纏時,車上的乘客都認為事不關己,沒有人前去阻止,結果造成了悲劇的發生。面對這樣的情況,在陳念的回憶中,胡小蝶也曾這樣質問過她:“他們都在欺負我,你們沒看見嗎?”

他們确實看到了她被人欺負,但是他們怎麼回應的呢?他們選擇了沉默。而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

同時,影片還給了學校老師一個鏡頭。陳念的凳子上被潑了墨水後,被授課老師看到了,他隻是把這種霸淩事件當做一次又一次的惡作劇。并且面對胡小蝶的死因,警察問到陳念時,學校主任認為陳念應該以學業為重,不能被警察耽擱。

一條人命和一堂課誰更重要?學校主任和學生都選擇了後者。

《少年的你》在人物設定上十分巧妙,劇組選擇了在一個環境中不同類型的群體,透過他們對校園霸淩這件事的态度,從不同的角度去揭露校園霸淩的現狀。影片中的人物都十分鮮活和具有代表性,極能觸動觀衆的心靈和引起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