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的你》爆了。
這麼說或許不準确,畢竟從去年易烊千玺微博發布角色海報宣布參演開始,頂流大熒幕處女作、抄襲争議、題材敏感、撤檔等等始終讓這部電影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少年的你》從不缺熱度,但這些熱度大多與電影本身無關,粉絲之外的路人觀衆是保持觀望态度的。
10月25日,電影零宣發悄然上映,像極了片中的陳念,憋着一股勁,在最後的大考中爆發,試圖一舉改寫命運,《少年的你》做到了。

截止寫稿,豆瓣評分8.5分,抛開粉絲因素,從前排高贊的大量路人自來水來看,這部電影最終評分可以穩定在8分以上。
為什麼?
因為,真誠。
如果你隻看過那本深陷抄襲融梗風波的原著,你大概不會同意我的評價,畢竟,好學生陳念與街頭混混小北偶然相遇,經曆校園霸淩、命案始終相互守望的故事雖然曲折抓人,但太極端太東野圭吾,和我們的生活總是有些距離。
電影的主體劇情雖然與原著一緻,但可貴的是,導演曾國祥并沒有讓校園霸淩成為男女主感情變化的催化劑、故事的大背景。
而是把許多鏡頭給到了師生、家長甚至警察,在主情節内填充了足夠真實的細節和情緒,讓觀衆相信,在這樣一種環境下,電影中那些殘暴的欺淩是可能存在的,主人公在絕望中的堅定相守是可能的。

電影中,欺淩陳念的主要是以魏萊為首的三人小團夥。
除了魏萊,其他二人一個是主動跟随參與施暴,一個是害怕成為欺淩對象而被迫參與。
被迫參與的女孩小渺是個非常真實的角色,在三人對陳念發起的“追逐戰”中,隻有手拎一籠子老鼠的小渺發現陳念躲在了垃圾箱裡,觀衆們都覺得下一秒她就會把老鼠倒進垃圾箱的時候,她站了一會卻默默走開。
在她獨自一人面對陳念的時候,她選擇了善良。
然而,當陳念被小北保護,三人團夥失去霸淩目标的時候,小渺又成為了下一個對象。
她受到了逼迫,為了自保,将陳念引到層層埋伏的小巷,眼睜睜看着陳念被摧毀。
這是霸淩參與者的搖擺。
包括起初的陳念在内的其他同學,就是旁觀者,他們面對眼皮子底下發生的霸淩和求救,為了不影響學習不影響高考,選擇了沉默。
但陳念和其他人不同的是,當其他同學對着胡小蝶流着獻血的屍體瘋狂拍照傳播,享受着熱騰騰的人血饅頭時,陳念一半是出于先前拒絕胡小蝶求救的愧疚,一半出于維護胡小蝶的尊嚴,勇敢走出圍觀人群,脫下外套為她蓋上。
也由此,陳念從霸淩的旁觀者,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而當陳念尋求小北的保護,默許小北對魏萊的威脅時,陳念也變成了“以暴制暴”的參與者。
這是旁觀者和受害者的轉變。

核心的施暴者魏萊,是個外表清純美麗實際沒有同理心日系“病嬌”女孩。
她很會權衡利弊,為了提高成績可以巧笑倩兮接近陳念,為了參加高考可以下跪假裝認錯,伎倆被識破就立馬露出原本冷酷的嘴臉。
但在曾國祥的改編中,魏萊并不是為了推動矛盾的一個“臉譜化”的惡人,從她家中擺滿的國際獎牌和母親向警察撇清魏萊的對話中,觀衆可以看出,她接受的是精英教育,父母對她要求極高。
尤其是魏萊的爸爸,從魏萊口中我們得知,因為高考落榜,爸爸可以一年不跟魏萊說話。
甚至在警察帶魏萊父母認屍的場景,導遊特意安排了看不清表情的遠景,觀衆的注意力就落到了人物的動作上,隻見魏萊的爸爸訓斥了妻子幾句,然後拂袖而去。
從這個動作中觀衆已經猜到,他大概是将對女兒教育的“失敗”歸結到妻子頭上,比起悲痛更感到臉上無光。
缺愛重利益臉面的家庭,是施暴者之所以成為施暴者的原因。

除了以上對角色的填充,還有對真實環境的盡力還原:高三。

這是我在近年國産電影中,見到的最真實的高三。
喊着勵志口号跑操、教室裡校園裡随處可見的大紅條幅、資料堆背後麻木的學生的臉、考試前的誓師大會、打雞血的老師……
壓抑又瘋魔的氛圍,讓每個曾經曆過高三的人“心有餘悸”,足以讓人相信,在這種人人自危的環境下,對霸淩的冷漠無視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最後還是要說到兩位主演。
周冬雨依然是穩定發揮,在《少年的你》裡,她幾乎是始終眼裡含淚的,哭法卻沒重過。
這是家庭的不堪被同學發現、傳播時,屈辱憤恨的淚。

這是被逼到絕境求助時小心翼翼的淚。

今年的各大獎項,周冬雨必定是最有力的影後競争人選。
更讓人驚喜的,是易烊千玺。
不得不感歎這位年輕的頂級流量,選劇本眼光之毒辣。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都是劇本紮實、班底強大、制作精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對當時尚未學過表演的易烊千玺來說,是個很安全的角色,角色性格本身是沉穩内斂的,不需要過多的表情轉化。
而《少年的你》中,小北這是充滿戾氣、敏感的、自卑的、單純的,是條流浪的野狗,但也有自己想要拼死守護的東西。
在曾國祥的鏡頭下,易烊千玺不再是光鮮的偶像,結了痂的傷口、粗糙的毛孔、痘痘、腫塊都堆積在他素顔的臉上,在怼到臉上的多處大特寫,一個真實的小北立起來了。
這是被問到痛處時本能的自衛、隐忍。

這是陳念被欺淩卻無能為力的不甘和心疼。

還有滿滿的愛。

尤其是結尾兩人隔着玻璃無聲表演,時哭時笑,不甘、釋然、理解都在臉上了。
這段表演絕對能進入今年的年度十佳。

自此,易烊千玺不再隻是個偶像,終于蛻變為真正的演員。
一部電影,真不真誠,不用主創自己說,觀衆是可以自己看的。
号稱“首部校園霸淩題材”的《悲傷逆流成河》,小說大篇幅仍是堕胎的青春疼痛套路,對于校園霸淩隻是稍微觸及。
翻拍後的電影,仍然是套着校園霸淩的殼子談着偶像劇式的戀愛。
電影口碑票房雙撲街,原作者郭敬明卻仍然硬撐着用“校園霸淩”這個政治正确的口号做遮羞布。



諷刺的是,高舉“認真讨論校園霸淩”的大旗的郭敬明,在綜藝《演員請就位》中親手指導的《悲傷逆流成河》的表演片段裡,呈現給觀衆的仍是偶像劇式廉價的“撒糖”橋段。
無怪乎李誠儒當場跳腳。

一邊用“現實題材”、“批判性”的帽子裝點門面,一邊不想花力氣還是走賺快錢老路,觀衆不會永遠被巧舌如簧的辯駁蒙蔽,真不真誠,都在電影裡了。
現實題材永遠是創作者的财富,《少年的你》的火爆證明了,真誠一定會得到回報,而對于投機者,打臉可能會遲到,但必定不會缺席。
作者:Heidi
圖片:網絡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不冷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