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結束後,留下長長的沉重、不安和笨拙的思考。或許毫無意義但還是忍不住記述下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主人公亞瑟代表着所謂的社會邊緣人,也代表着也許每個人都會有的陰暗的一面(但他身上絕不是不存在人性好的一面),由疾病和生活帶來的痛苦和絕望,在經曆種種欺騙、嘲笑、事故,而變得扭曲,進而變成自私、暴力,最終扼殺善念、釋放惡行。他的經曆和一步步的黑化讓人唏噓。而更可怕和震撼的是影片結尾,那麼多的市民帶上了小醜的面具,形成一個組織,整個城市陷于暴亂和火光之中,他們無視一切過往的規則和認知,以錯誤的方式實現自以為的正義。

        對于亞瑟評價,衆說紛纭,即便是普通人,在失衡的世界裡始終保持平衡也并非易事,更何況遭遇種種不幸且患有神經疾病的亞瑟。所以大家理所應當的會同情、悲憫、嘗試理解。可當内心徹底失衡,并感受到罪惡帶來的酣暢後,想在回頭就難了,暴力和血腥代替理智,怨恨和不滿轉為惡行。一旦這種情緒在集體中放大,就會帶來更可怕的力量——失去理智後的無所畏懼,暴力假借正義之名,白晝被黑夜吞噬。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看到一句話,既敢反抗強權欺壓而不去欺負無辜者的是正常人,既敢反抗欺壓自己和别人又去救濟和幫助弱者的才是英雄。無知無畏,以暴力宣洩情緒,會引向更大的沉淪。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能一生生活在相對平靜的世界裡過平靜的生活何其幸運,雖然很菜很平庸,但是快樂。但若始終清醒、理智,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才更加可貴。

        又想人或許能做的更好,如果不能阻擋人心的失衡,但能用更好的經濟、制度避免失衡的發生,或許也是一種方式吧——掌權而能完善體制,有才而能帶動經濟普遍進步,有能力而能救人水火......

用冰冷的知識、智慧,實現人性自然而然的同情和善念。

      有一種痛苦和愚蠢,是身居蜉蝣而想望江海。懂太少想太多。反正是很菜啦,我呢,還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吧(這已經很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