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重溫了《尋夢環遊記》,一部兩年前的十一月底上映的動畫電影。其實我不是很喜歡看動畫,覺得大部分電影已經不能與現實接軌了,更何況是動畫電影呢?
可是在這個慵懶的午後,《尋夢環遊記》讓我的淚腺徹底釋放,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帶給我滿心的溫暖。
家人是什麼呢?是我們一無所有時,回頭就看得見的庇護所;是我們漫長人生中,稍一走遠就被觸碰的玻璃心。
和家人在一起,是這部動畫電影的内核,我覺得它也是我們多數人的内心獨白。
01
在墨西哥,亡靈節一點都不亞于中國的春節,這個聽起來不太美好的節日,是為那些已經死去的家人舉行的,而這并不能賦予這個節日任何悲情色彩,相反,亡靈節是需要狂歡的,慶祝那些我們惦念的人回到我們身邊。
影片中,12歲男孩米格自幼心藏音樂夢,但出身于一個墨西哥唯一不喜歡音樂的鞋匠家族,一個自诩被音樂詛咒的家族,音樂是被禁止的。
米格為了音樂夢,在與家人的對抗中沖出了家門,卻意外闖入了靈異世界,一個五彩斑斓的亡靈世界,一個将死亡诠釋的沒有那麼可怕的世界。
在這個亡靈世界裡,米格被稱為“活人世界來的小男孩”,在經曆了“死人世界”的一連串事件之後,米格也懂得了,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有時候為了和家人在一起,夢想被擱置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我在想,米格是不是我們兒時的真實寫照呢?面對夢想虔誠的盛滿一腔熱血,以為通向夢想的路途鮮花絢爛燈火璀璨。長大一點,經曆一些牽絆和跌撞才驚覺,和家人在一起,應該是所有夢想最後的歸途。
02
《COCO》是《尋夢環遊記》的英文名,是米格曾奶奶的名字,而她也是影片主題曲《Remember Me》的創作靈感。COCO是個耄耋老人,那句時不時從她稀疏的牙齒間抖落的“PaPa”曾一度打動我。
COCO孩提時,她的父親埃克托為了追尋自己唱遍全世界的夢想,抛家棄子。孩提到老年,COCO是唯一記得埃克托的人。
而埃克托呢,一個活在亡靈世界的死去的人,唯一的願望就是在亡靈節這天,跨過萬壽菊橋,去看看自己的女兒,卻因為家裡沒有供奉自己的照片,他連回人間看望女兒的機會都沒有,故而無法跨越那座橋。
影片中讓我再次回味起來依然心痛的地方,是已經死亡的人在陰間依舊可以“活着”,但是當陽間的的親人真正忘記他時,他會化成火星消逝,真正死去。
所以當COCO快要忘記埃克托,埃克托為此奄奄一息的時候,我的心狠狠絞在一起,我祈禱埃克托不要帶着未了的心願徹底消亡。
這種宣判死亡的方式有些殘忍,這意味着再也沒有人記得你,再也沒有一個地方鋪設一條灑滿花瓣的路,隻為迎接你回家。
肉身的腐朽不能宣告一個人的逝去,被遺忘才是。
03
故事的最後,再次引爆淚腺的,是那首簡單的親情之歌。
米格回到現實世界後,來到COCO面前,想要喚醒她對埃克托的記憶,當米格彈起吉他唱起那首《Remember Me》的時候,COCO低垂的眼簾漸漸舒展,跟着米格哼唱起來。
埃克托說:“這首歌不是寫給世界的,我是寫給我的女兒COCO的。”
幾十年過去了,可是當刻進生命裡的旋律響起時,與之相關的人,也會随着節奏歡騰起來,COCO說PaPa也會唱這首歌,彎彎的眉眼裡,倒映出的,是滿滿的往事和對埃克托深深的思念。
而那些曾經對音樂深惡痛疾的家人,也在目睹這一幕之後,眼含淚光。而我也是在那一刻明白了,這個家族禁止的不是音樂,而是因為音樂舍棄家人的行為。
米格大概也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才在家人和夢想之間,選擇了家人,那個不被家人認可且祝福的夢想,即便實現了,也是不會幸福的。
04
有觀衆表示陪孩子看電影,自己卻被感動的一塌糊塗。我說那是因為電影裡有你想要完成的心願啊。
“和家人在一起”,在我看來這應該是這部影片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因為這個世界很迷亂,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而這些我們想要的東西可以統稱為夢想,和家人相比,夢想,好像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有人說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很多寬慰,我們可以相信,所愛的人不會真的離開,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中,因為人隻有被遺忘了,才是真正的死去。
我不可否認。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人,是可以陪伴我們一生的話,那一定是家人。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總有些記憶要随着年歲的漸長,被遺忘的話,那一定不能是和家人有關的記憶。
因為“這瑰麗的燈火萬家,搖曳的燭光千盞,不如你梳着麻花辮坐在床頭時,眼裡閃爍的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