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意大利的同名電影,各國的版本都大同小異。在看過的幾個國家改編的版本後,相比之下覺得韓國版還是要好很多。意大利的原版就不加贅述了,法國版的在叙事上有些欠缺,開頭和結尾介紹的很模糊,重點都放在了中間餐桌戲上,其次就是矛盾點的銜接很不自然,感覺最不舒服的就是人物的表情反應和氛圍的營造,略顯尴尬(可能這就是法國電影的風格,看着有些無聊)。

...

法國版

中國版的則是另辟蹊徑,用喜劇的外衣來包裹内核,雖說沒有了原版的沉重氛圍,但也是弱化了影片的内核。

...

中國版《來電狂想》

所以還是推薦韓國版的,無論是背景文化,情節矛盾,還是影片的内核都非常符合我們的觀念。畢竟韓國在表現這一類型的影片上從來都沒有讓人失望過。好了,不啰嗦了,接下來就以韓版影片為例,來仔細觀賞一下這部口碑電影。

...

韓國版

七個人以聯絡感情為目的進行聚餐,其實私底下也不過是對近段時間不順心的情感,所找的發洩方式,就像茶餘飯後人們三三兩兩談論的那些事情,這個人怎麼了,我又遇到什麼不開心了,他做的事情讓我很難過之類的。這些瑣碎的事情連接着親情,愛情,友情,家庭倫理,以及各種社會的複雜社交關系,将手機私人信息公開,這無異于将這些錯綜複雜的關系線拿出來一一解剖,其後果足以颠覆你現有的認知。

...

在影片所展現的婚姻關系上,大緻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時間長久後感情冷漠,但仍想對現狀作出些許改變。這樣的情景其實無傷大雅,即使是隐藏的事情被公開,也不會産生隔閡。丈夫為了家庭去接受心理治療,隐瞞自己與女兒的小秘密,妻子為了私情去做隆胸手術。

...

這些事情說到底都是為了現有的家庭能變得更好,公開出來反而會更好一些,打消的對方的顧慮和疑惑,彼此坦誠相對,反而會讓對方過的舒服,當然,這其中所存在的信任問題,那都是些後話了。

...

第二種是為家庭付出一切,但仍舊不能理解對方。這種情況相比第一種要普遍的多,比如吵架是妻子會說,這些年來我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切,我放棄了美好的青春,我放棄了大好的前途,甚至我放棄了一直以來的理想,但是你還是不理解我;而丈夫會說,我為了這個家整日在外奔波,我為了這個家在外忍氣吞聲,我為了這個家在外受苦回到家還要受到你的冷言冷語和抱怨。其實此為止也沒有緻命的問題,隻是感情變淡,目的轉而變成家庭,其實多加溝通,坦誠相對還是可以維持這段婚姻的,畢竟有了孩子為維系的紐帶。

...

第三種是新婚夫妻。不比前兩種情況,他們沒有深厚的感情基礎,但是存在所謂的愛情,但絕對沒有轉化成親人這樣的情感,于是也不必為對方付出太多,就算有了出軌的對象,那也算是太年輕,還存在婚姻之外的玩心。大可随心所欲,隻要不被發現就好了。抱着這樣的想法才會在被發現的時候讓對方失望,以至于上升到背叛的程度。

...

大家都會憎恨在背後說壞話的人,那叫“長舌婦”,也叫“嚼舌根”。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别跟我說你從來這樣的情況,聖人才會這樣,也許上一秒你在誇贊着對方,下一秒就會在别處惡狠狠的詛咒他。發小又怎麼樣,以為一起經過了40年,就非常了解對方嗎,他們中其實也有區别對待,對待每一個人都有一副面貌,大家都喜歡足球,但他們就是沒有把你叫上。你說我是你最好的朋友,但在你座談會的時候卻叫了另一個人去。

...

就像那則笑話那樣,“我們宿舍有四個人,但是卻有不下四個不同的微信群。”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小情,閨蜜情都蕩然無存,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在别人眼中是什麼樣的。所以說你不管你到底是什麼樣的,盡量做到不要在背後談論,一旦被對方知道,你們的關系是無法挽回的,甚至會變為仇人,而且你自己本身的人品也會遭到質疑。

...

其實隐瞞或者說壞話,甚至出軌都算不上最關鍵的問題,這些問題的來源都來自于不信任,不是因為錯在你做了這樣的事情,錯在你沒有告訴我,我不是你心裡的第一人選,而是别人。對于雙方都是這樣,出錯的一方:那個每天夜裡一起入睡的枕邊人都不是我最為信任的,我還能信任誰,被隐瞞的一方:這個與我朝夕相處的人,我卻不知道他還有這樣的想法。對于夫妻之間,最忌諱的就是同床異夢,本該彼此信任,如今卻要相互忌憚。

...

朋友之間也是如此,大家都想着我們有着40年的情誼,對方有重要的事情,我竟然不是第一個知道的,這麼多年的情誼,我竟沒這種資格知道。所以一旦被拿到桌面上談論,對于彼此都是難以愈合的傷害。

...

對于這樣一個後果,到底該不該這樣公開呢,對于影片的最後,給出了一份答案。“人都有三種人生:對外的人生,個人的人生以及隐秘的人生。對于隐秘的人生也許我們都不該去觸碰,那是每個人都有的隐私,但是反過來看,這樣的一面也是你最真實的一面。那個整日陪在你身邊的睡覺人,你卻與别人有苟且之事,對于她來說是不公平的,讓她早日看清對方的真面目也許遠比表面的快樂更好。

...

這部影片其實是做了一個實驗,關于人性的實驗,不隻是片中的人,還包括觀看影片的觀衆。人們都是有嫉妒心的,看不得别人的好,相比别人的成功,大家更喜歡看到他的失敗,更有甚着還會踩上一腳。不是說人有多壞,這是人的本性罷了。

...

看到别人搬了新家,你會對别人說他們在炫富,得瑟什麼呀;看到别人兩個很恩愛,你會說對其中一個人說起對方的前任有多好;看到别人與同性走的很近,你會猜測可能是同性戀,并帶着有色眼鏡看人。我相信,不隻是我,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巴不得他們出現什麼矛盾,看到前一秒還在恩愛的夫妻,下一秒就會刀劍相向,我竟從内心裡感到開心,而且越混亂越好。 

...

現今時代,個人的信息全都隐藏在手機裡面,雖說有着諷刺人們過度依賴手機的意思,但影片的主要意思在于手機背後人與人關系的警示。無論隐秘的人生是怎樣的,都不應該去破壞彼此之間的情誼。類比相似的《解除好友》表面上是互聯網所帶來的危害,但也最終警示人們不該作出傷害他人的事情,否則真的會危害到自己。

...

影片的結尾其實是做了一個假設。以上所有人的私人信息全都沒有洩露,大家像往常一樣開心的聚餐,大家抱着各自的小秘密。有人依舊與妻子之外的女人保持暧昧關系,有人依舊接受着其他女人的奇怪照片,也有人依舊不知道他的同性戀身份,大家就這樣開心的過着。其意義在于警醒他人,如果這些秘密被别人發現的,就會是以上的這些結果。莫名的會産生一種後怕的感覺。

...

其實影片中所展現的不止這些,比如說,設置聚餐的女主人與新婚的男人有着特殊的關系,證據就是那對耳環。我們所沒看到的也許就隻是衆多關系中的冰山一角,就隻是這冰山一角就會産生這樣的結果,那如果全都展現出來,恐怕你會懷疑人生,如此熟悉的人竟會變得這麼陌生。你不會知道真實的他或她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

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周圍的人際關系也大緻相同,不必去糾結對方到底是什麼樣人,隻要心存善意,即使是隐藏的被發現了,那也會是你們情誼的潤滑劑,情感也會比以往更加牢固。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