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最近在看《安娜·卡列尼娜》,快看完了,安娜已經在思想上徘徊在自殺的邊緣。
托爾斯泰這部宏大的巨著太過有名,大家想必對安娜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上流社會貴婦人,為了追求愛情抛夫棄子,為上流社會所不容,最終走向卧軌自殺這條慘烈之路的故事。
感
在安娜的故事中,沒有壞人,一個都沒有。丈夫卡列甯是政府高官,即使在知道妻子出軌,并為情人生下一個女兒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寬恕妻子。
情人沃倫斯基雖然在遇到安娜之前是個花花公子,但和安娜在一起之後,他一心一意地對待她,并努力改善兩個人的生存狀況。
甚至,他們生活很富裕,就算在莫斯科受到大家的排擠和非議,他們還可以回到鄉下的農莊生活,而且他們私奔後也在那裡快活地生活過一段時間。
思
那麼,安娜為什麼要自殺呢?
在抛棄家庭和兒子的時候,安娜雖然也感到羞愧,但在火熱的愛情裡,她覺得自己也是真誠和勇敢的。她以為遵從了内心的選擇,是為自己和情人負責。
上流社會烏七八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誰還沒有幾個情人,大家都心照不宣。但,隻有安娜勇敢地往前邁進了一步,她不僅僅需要情人,還需要公開地和情人在一起。
相比之下,她對愛情是勇敢且忠貞的,她不想斡旋在丈夫和情人之間。所以,她以為沒有人有資格譴責自己,顯然事實距離她的想法相差甚遠。
自從和沃倫斯基私奔之後,她就成為了上流社會唾棄的對象,是個人都可以毫無顧忌地鄙視她。她和這個社會隔絕了,隻剩下了情人。
她的世界隻剩下他一個,可是,一個男人的世界怎麼可能隻讓一個女人獨霸。沃倫斯基需要事業,需要社交,需要正常人的生活。
安娜的願望隻剩下兩人的厮守,最好日日夜夜、每時每刻都綁定在一起。如果可以,她甚至連對方的思想都想控制在手裡。這個時候,她不知道自己就像一個無法滿足的饕餮巨獸,這樣的愛情已經扭曲變形,完全不是當初激情美好的樣子。
沃倫斯基在掙脫,他想讓安娜明白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道理。他不屬于她一個人,他不能僅僅隻有愛情,這樣兩個人是無法生活下去的。他所有的行為都被安娜猜忌,去母親家、去社交場、來往書信等等。
他們都明白,愛情在離他們遠去——這個現實無論如何安娜都接受不了。她失去了家庭、丈夫、兒子、名譽、朋友等等,隻剩下愛情,如果愛情要離開,她該怎麼辦。
似乎隻有一個辦法,在愛情還沒有走遠的時候,殺死自己。以這樣的方式懲罰情人,更是在他的心裡留下他們的愛情。用慘烈的自殺,讓僅存的愛情膨脹起來;用對自己的極端殘酷,強化自己曾經的極緻美好。
行
不得不說,她達到了目的。
安娜在很年輕的時候嫁給了大她20多歲的卡列甯,一是因為年齡,二是因為卡列甯的政客身份,他不可能有多麼浪漫。這也許是她悲慘命運的伏筆。
年輕時沒有熱烈地愛過,沒有好好釋放青春的荷爾蒙,是件可怕的事。書中沃倫斯基第一次見安娜的時候,形容她眉眼間藏着壓抑的勃勃生氣。
所以,安娜雖然看起來是個八歲兒子的成熟女性,但她的戀愛完全就是不顧死活的青春之戀。她在愛情中所有的表現都更像一個小女生,隻強調自己的感受,不願意向情人和現實做任何妥協。
老房子一旦着火,隻能燒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