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過年》封面
今天已經是2.1号了,掰一掰手指頭,過年确實也快了。但最近我也十分的應景,正在追一部劇《大過年》,一部始終圍繞着過年的電視劇。
這是一部07年的電視劇,算起來,也是12年前了。所以,這部電視劇的畫質很不好,配樂的聲音更是能夠蓋過演員的聲音,有的時候甚至根本聽不清它在講什麼(整部劇都沒有字幕),演員臉上的痘痘也十分清晰......
但是,我依舊把它看完了,而且是很迅速的看完了(并沒有快進),因為它真的很好看。
“滿分作文”
作為一名江蘇的考生,僅從應試的角度上來評價這部電視劇,它可以算得上是一篇滿分作文了。為什麼呢?因為它真的是始終在“點題”。标題是:大過年;片頭曲也是取自一首叫《過年》的童謠:
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以及,整個的情節,也始終是在講過年時候所發生的種種。所以,換句話來說,就是在看一家人一直一直地在過年。
以為我超級喜歡過年,所以不排除這也是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
演員,眼緣
近些年來,頻頻爆出年輕演員天價片酬,無演技,耍大牌的醜聞,導緻真正稱得上是好看的電視劇寥寥無幾,而我也已經好久沒好好的看完過一部電視劇了(當然,最近的《大江大河》還是很不錯的)。
可以這麼說,好的電視劇=好演員+好劇本+用心的布景
而《大過年》這部電視劇,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場景的布置都十分的走心。盡管畫質很差,但我覺得這也抵不住它原本的魅力。
我覺得這就是12年後它依舊能夠吸引我去看的重要原因所在。當然演員們很中我的眼緣(沒有小鮮肉)
他們一家人
《大過年》這部電視劇主要圍繞馮泰年一家的年來展開,從1977--2007,每一個年,許多件事。
馮家在北京擁有自己的獨立院子,家中也算得上是中康。
馮泰年是故宮的員工,主要從事與古建築的研究,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較高階層的知識分子了。他是一家之主,盼望着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但建業等并不感冒,無奈之下,放棄"傳子不傳女"的規矩,潛心培養長女馮建珍,使建珍成為古建築專家。

馮泰年
玉貞,馮泰年的老婆,是一位傳統婦女,認為丈夫說的做的都是正确的。
家中共有5個孩子,3男2女,依次是:馮建棟,馮建珍(女),馮建梁,馮建業,馮建敏(女)。當然他們也都各自成了家,其中最曲折的莫過于是建珍。

建珍
建珍年輕的時候去東北插隊,卻最終違背了父母的意願在東北成了家,時隔六年才回家過年。面對北京的優越條件,建珍固然是不想再回到農村的,但内心又實在割舍不下兒子。若要留下,也就隻有和楊興安離婚這一個辦法,沒想到這個東北漢子同意了離婚,且獨自一人撫養孩子7年。

建珍與楊心安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是十分喜歡楊心安這個角色的,為什麼呢?其一,他很豪爽,肯吃苦,縱使在喝酒後可能會大建珍,打他心裡是很愛她的;其二,他十分的愛兒子,為了不讓兒子吃苦,與建珍離婚的七年後仍未再婚。雖然最終兩人再婚了,但在這中間建珍也答應過他人的求婚,而楊心安也有過一任妻子(後病死),自己也落下了病根。兜兜轉轉,兩個人才終于走到了一起。
二弟馮建梁,在日複一日的生活中逐漸喪失了生活的激情,也逐漸安于做一名修腳工,而妻子娜娜卻是十分讨厭這樣沒有上進心的他,兩人最終以離婚告終。
煙火氣息
其實與其說是煙火氣息,不如說是這部電視劇中的現實元素也很多。
首先說道二弟馮建梁想着賺錢挽回娜娜的心,和朋友去廣東做生意,向大哥三弟各借了錢,共是3000元,倒也賺回來了,後受鼓動,湊了15000元,被騙,兄弟們反目。雖然這種情節肯能已經老套,但依然能夠反映出一些問題。
再說妹妹建敏,建敏從中學開始就和二軍确定了戀愛關系,七年的愛情長跑,終是抵不過......二軍作為軍人要去西藏兩年,而建敏看着自己考了3次依舊考不過的高考,想着要出國。
我其實有點懂得建敏的心理,不想這麼早的就嫁作人婦,趁着年輕出去看看世界,但是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想法注定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雖然最後建敏出國了,卻也是和家裡的人鬧翻了。
再說建珍的兒子石頭,面對媽媽找的後爸,他說:我恨你,讨厭你,我隻有一個爸爸。但當爸爸再娶時,他更多的是疼惜。這其實是很現實的,石頭由楊心安一人拉扯大,對他的感情顯然是更深的。換個角度,爸爸在農村,十分艱苦,身體更是一日不如一日,而相較于媽媽,更多的是陌生。
2007,大過年
2019,大過年
新年快樂,阖家幸福

作者: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