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書遠
“20支雪橇隊參與了1925年的血清運送,19支隊伍平均跑了50公裡,1支隊伍跑了425公裡。”
Togo多哥就是那隻領跑了425公裡的雪橇犬。

看完電影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裡依舊是多哥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奔跑的樣子。
1925年,在氣候及其惡劣的阿拉斯加,一場艱巨而又偉大的任務——運送血清落到了阿拉斯加雪橇手和雪橇犬的身上,他們齊心協力成功拯救了阿拉斯基州諾姆市的孩子們,這一轟動全國的事件被稱為“Great Race of Mercy”。
這不僅僅是1085公裡的距離,主人公阿賽在不知道會有接力的情況下,秉着将獨自跑完一千多公裡的決心毅然決然地帶着領頭犬多哥踏上了征程。
他們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賽跑。

時隔近100年,真正的英雄才被更多人看見。
穿過冰層不穩定的河流會省時一整天,阿賽沒有猶豫,多哥也沒有害怕。
他們太了解彼此了。
阿塞為了救人而出發,
而多哥隻為了阿塞而奔跑。
他們的信念能戰勝一切,或許是死神都被這樣一群為了愛而奔跑的跨越種群的毅力所折服,多哥帶領着阿塞的雪橇隊伍成功跨越了已經開裂的冰河。
第二天,河流已經全部融化。
這是第一次死裡逃生。
一場暴風雪過境,阿塞已快凍僵已經無法繼續指揮,多哥冒着風雪獨自擔任着黑夜裡的勇士成功将隊伍送到了驿站門口。
這是第二次死裡逃生。
他們是從死亡裡跑出來過的隊伍了。

電影不斷穿插着12年前多哥兒時的故事,原來阿塞并不待見這隻“寵物狗”,認為它是一個低智商、低水平的失敗者,會擾亂他精心訓練的雪橇犬的階級規則。
狗圈裡關不住他,他就把多哥鎖在房子裡,它能從煙囪裡逃出來。
他曾經兩次将它送走,其中有一次它用頭撞碎窗戶向有阿塞的地方奔去,甯讓碎玻璃刮破皮毛,也不想有一天被囚禁,似乎在阿塞身邊奔跑才是多哥活着的全部意義。

也正是那次以後,阿塞終于領悟了多哥是一隻與衆不同的狗,于是讓多哥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雪橇犬。
奔跑着奔跑着他發現多哥根本不滿足于普通雪橇犬的位置,他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勝任領頭犬的位置。
就從那一天開始,多哥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就開始了。
回到1925年,雪橇隊們順利完成了任務後,12歲的多哥已然是一隻身受重傷的老狗了,身邊人都覺得它快要走了。可他就算心裡也有所預料,卻也不想聽到任何人這樣說,他倔強了一輩子,他的愛犬也是。
阿塞啊真是有趣,當初罵多哥無能想要送人的也是他,堅定不移地讓已年邁的多哥繼續領頭的也是他。
看似矛盾的他其實一點也不矛盾,他和多哥一樣,堅定了一件事他便全力以赴,哪怕被人看來那是固執。

影片将盡,阿賽将剛執行完任務的多哥關在家裡,可當它看到在風雪裡遠去的阿塞,多哥怎麼能忍受得了沒有自己的同行?
像兒時一樣頂開門鎖,像有着阿塞的方向狂奔而去,開始幾步還顧及着腳傷一瘸一拐的,鏡頭一晃到十幾年以前再回到現在,多哥又像個孩子一樣不顧一切地奔向阿塞。
再也控制不住地淚奔了。

“原先我以為,多哥是為雪橇而生的。後來才發現,他是為我而生的。”
慶幸的是他終于讀懂了多哥,多哥哪裡知道跑了雪橇犬大賽第一名又什麼意義,他哪裡知道懂得什麼血清的重要性,他隻知道有主人在的地方它一定要在。
哪怕用盡這一生,也要奔向有你的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