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影很多時候都是在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矛盾中展開,然後通過層層化解,最終皆大歡喜的。

這樣做不僅影片本身對于故事的叙述條理清晰,容易與觀衆達成共鳴,還能夠在電影中處處設下伏筆達到吸引觀衆的目的。

這不,《港囧》、《泰囧》就是在妻子和丈夫之間的矛盾中展開,然後通過層層險阻,最終都重歸于好。這兩部影片也獲得了較好的口碑。而新年上映的囧媽也不失為這樣的套路。

02

一開場小老闆伊萬就陷身離婚風波,随後又意外地成為母親前往俄羅斯的伴侶,火車上伊萬與母親的矛盾又逐漸加劇,中間又穿插了一個俄羅斯美女和男友的矛盾,然後又是伊萬母子和狗熊的矛盾……

影片确實也是在矛盾中展開,最終通過矛盾個體之間的溝通完成了從矛盾到理解的轉換。認真看完影片後我歸納了一個心得體會,溝通是愛的橋梁。

“你看,這就是我們兩個之間的問題。你心裡面住着一個你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讨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

這是來自女主人公張璐的肺腑之言。伊萬不愛張璐嗎?他真的很想改造張璐嗎?他不是,他是很愛張璐的。

從影片末尾就可以看出來。他隻是不理解張璐,出于事業的繁忙,他和張璐每天都在為了暖霸而奮鬥,自然就忽視了兩人之間的溝通。沒有溝通,何來愛?你都不了解我,如何來愛我?

03

列夫托爾斯泰曾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建立在互相溝通的基礎上的。

伊萬與張璐的矛盾切入點也是溝通,最後兩人通過溝通化解了矛盾,雖說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但至少兩人不再埋怨對方,各自安好。

“你看,這就是我們兩個之間的問題。你心裡住着一個你幻想的兒子,他應該喜歡什麼、讨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

這是伊萬對母親的心裡話。母親愛他,但母親不理解他,他也不理解他的母親,因為連他親眼見到母親的時候他都在開電話會議,更别說打開心扉,彼此交流了。

母親以為他喜歡吃西紅柿,卻不知道那些西紅柿早已躺在西伯利亞大平原上變成了速凍小番茄;他以為他爸爸是被母親氣死的,卻不知他母親是如何度過每一個被醉酒之後的父親毆打的夜晚。

04

他們相互不理解才造成了如此矛盾,但是通過雪地裡的溝通他們彼此理解、諒解,矛盾自然煙消雲散了。
電影裡相似的情節還有很多,但不外乎都是一個套路,通過彼此之間的真誠溝通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矛盾最終都能得到化解,也符合了觀衆的預期,真可謂高明。

從電影中折射出的真理,在現實生活中也具有意義。親人之間沒有什麼是溝通解決不了的。溝通就是一座橋梁,搭建起了親人之間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