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第56屆台灣金馬獎,相比去年因言論風波而備受争議的頒獎典禮,此次稍顯“星光不足”,但就其影片本身,仍給大衆不少驚喜。前有《大佛普拉斯》不少富有寓意的畫面,此次獲獎56屆金馬最佳影片的《陽光普照》則出自其攝影師之手:鐘孟宏(中島長雄),同時擔任導演、攝影之職。

...

如果你對台灣電影有一定了解,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影在家庭關系、校園少年犯罪題材上有自己的見解。《陽光普照》也是講述一個家庭的故事,但其中的親情、義氣、青春的懵懂,讓觀看者唏噓。

黑暗中的風雨夜,兩張稚嫩的少年臉,你不會想到少年下一秒就狠絕地砍掉一個人的手,掉入噗嗤的火鍋中,開始劇中人生。

...

家長總是更偏愛懂事、成績好的孩子,對打架混道的孩子心存失望,阿和、阿豪就是家長口中典型的好孩子和壞孩子。阿和因與同學一起挑事,進入少年輔育院。牆外,父母還要處理阿和留下的瑣碎事。父親被追求賠償,母親要照應阿和懷孕的女友。生活在繼續,生活又在變化。

軟糯的台調減少了人物生氣的威風,卻增加了不盡人意生活的頹敗與喪氣。父親弱小的身闆,母親時常緊皺的眉頭,大家都佝偻着肩膀,在命運中夾縫生存。

這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幸福美滿的家庭隻存在幻想之中,被寄托在布置家庭的物件上。客廳的背景牆寫着百年好合,父母房門口挂着love的裝飾牌。從父母的相處談話之中,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長久夫妻間存在的漠然與平淡,但又是彼此相互支撐維持着這個家。

...

...

陽光普照下,一切都亮堂堂地展示出原本面貌。陽光再暖,也不能直射到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需要自救,也需要他人拉我們一把。家庭的每個人,都缺乏溝通,表達方式也都是單方面地付出,不給對方選擇的機會甚至知曉的權利。母親隐瞞阿和女友懷孕的事情,阿豪不留餘地作出自己的選擇,甚至父親直接自我割舍,不承認阿和的存在,隻有一個準備上醫學院的兒子。

典型的中國式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因為放心所有不用溝通,因為失望所以不想溝通。或許是阿豪的離去給了他們一記生活的重擊,開始開口說一些心裡話。

片中有三次”走一走“的情節,都是劇情發展的重要節點。台式清新總帶有一絲的日系風,是枝裕和擅長在人物散步中化解情感矛盾,這次也頗有《步履不停》之感。

第一次:阿豪和郭曉貞去動物園。阿豪的一段獨白也是整部影片的核心要點。每個人在太陽下都有栖息之處,可我找不到讓自己可以藏匿的角落。找不到情感的寄托,于自己而言是掙紮無用的作繭自縛。

...

第二次:父母爬上山頂。這是全片的第二個高潮,打破了父母之間情感枷鎖。爸爸面對媽媽對阿和情感的質疑,坦誠自己的罪行。在萬裡無雲的晴天,觀影者确是絲絲涼意。是震驚,還是悔恨,還是無力。真正經曆其中的人,才會有切膚之痛吧。

...

第三次:阿和載着母親騎車。母親回憶阿和小時候最喜歡坐在自行車的後座,影片的最後,阿和載着母親騎車,完成情感的輪回與閉合,母親擡頭看着樹間透露出的陽光,光撒在平靜的臉上。我們看不到明顯的釋然,也看不到明顯的感慨。隻是感受到了平靜,又帶絲憂愁的情緒。

...

...

影片出現多次勵志口号,包括父親駕校的“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标語。“人生就是不斷地把握時間、掌握方向,難過的事情總會過去,也會被遺忘。我一直覺得,人生像是一條路,隻要握緊手中的方向盤,紅燈該停就停,綠燈的時候慢慢起步,穩穩地開,人生的路就會平平安安。”父親發表駕校學員畢業講話,同時也是自己的忏悔詞。

...

什麼是陰影,什麼又是陽光呢。陰影是自己犯下的過錯嗎,是自己逃避現實生活的安全地帶嗎。陽光不該讓自己無處遁形,應該成為每個人心中希望追求的夢想,應該是自己在疲憊生活中的安定符。

...

片中的溫情處很少,被觸動的那刻是阿豪跟郭曉貞講司馬光的故事時,等的公交來了,郭曉貞沒有上車,慢慢地等公車開走,然後看着阿豪,說“然後呢”。不急不慢的語氣,是喜歡的信号。

...

人生的風風雨雨,在陰影底下生活過,才能明白陽光的不易。在陽光無處躲藏的時候,才體驗到陰涼處的舒爽。在2020年不平靜的開端,希望我們都有生活的希望與愛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