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對男女主角一家的情感并沒有做太多的講述,但可以從分布在片中幾個部分的片段聯系起來。
女主角一家在《哥斯拉2014》哥斯拉與穆托之戰中被毀,并失去兒子。
此後男主角仇恨怪獸,而女主角則在帝王計劃中研發了與巨獸交談的神器“奧卡”,從此兩人走上不同的道路。

在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結尾,哥斯拉成為了拯救舊金山的英雄,在新聞中被冠以“怪獸之王”(King of the Monsters)的名号。
這不僅是續集《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副标題,也來自1956年美版哥斯拉電影的片名《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

可能有很多觀衆對片中女主角的行為感到蒙圈,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女主的生态觀介于“生态整體主義”與“反人類中心主義”之間。
前期女主角想通過巨獸破壞城市,并在城市留下輻射,然後使城市變為人類禁區,實現生态自然修複的目的。理論上講,這個邏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然影片中還增加了“巨獸特異性輻射能加速植物生長”的設定,直觀地提高了這個邏輯的正确性。

女主角原本計劃是一頭一頭地放出巨獸,卻沒想到放出的“零号巨獸-基多拉”是曾經的怪獸之王,基多拉直接召喚出了所有怪獸。
但後來章子怡飾演的陳博士發現基多拉來自外星(影片中有台詞說明,以及“氧氣毀滅者”對基多拉無效的側面驗證)。
就像《蝙蝠俠》裡的小醜一樣,喜歡純粹的破壞,而不是維護生态平衡。
這違反了女主角的本意,因此決定合力抗擊巨獸。

接下來看一下電影中主要出場的四大巨獸:
火之惡魔——拉頓

拉頓(Rodan)是東寶怪獸電影系列中的經典飛天怪獸,其名字和造型來自白垩紀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最初登場于1956年的《空中大怪獸拉頓》,此後多次在哥斯拉系列電影中客串登場。
拉頓從火山熔岩中現身,揮動翅膀掃平地表,緻敬了拉頓的經典登場情景。

本片中,拉頓在戰鬥中不敵基多拉,後來臣服于基多拉之下。與摩斯拉展開空中纏鬥,最終苟活下來又轉而順從于哥斯拉。(這尼瑪就是典型的牆頭草啊,堪稱巨獸中的紅蜘蛛)
零号巨獸——基多拉

基羅拉(Ghidorah)是東寶怪獸電影系列中著名的邪惡怪獸,也是系列中首隻來自外星的怪獸,全身披着金色鱗甲,頭部造型類似中國神話裡的龍,口中能發射閃電光束。
影片中基多拉被稱為“零号怪獸”(Monster Zero),這是1965年《怪獸大戰争》中反派X星人對基多拉的稱呼。

雖然名為王者,但基多拉在系列作品中的命運多為被擊退或被殺死。
基多拉在東寶電影中曾多次失去龍頭,因此常被戲稱為“斷頭王”。雖然在新版電影中基多拉還是無法避免斷頭的命運,但這一次他擁有了東寶電影中沒有的再生能力。
怪獸女王——摩斯拉

摩斯拉(Mothra)是東寶怪獸電影系列中曆史悠久的巨蛾生物,首次登場于獨立電影《摩斯拉》(1961),之後也在衆多怪獸電影中活躍,與哥斯拉、拉頓并稱為“東寶三大怪獸”。
摩斯拉的英文名字"Mothra"由蛾(Moth)和母親(Mother)組合而成,所以摩斯拉是象征母性的怪獸,在電影中被稱為“怪獸女王“。

摩斯拉性格溫順,熱愛和平,通常被設定為栖息在島嶼上的人類守護神。所以在電影開場時我們能看到摩斯拉身處中國雲南的深山神廟中。
摩斯拉作為正派角色的曆史要比哥斯拉還早。

在1964年的《摩斯拉對哥斯拉》中兩個怪獸首次會面,摩斯拉為了保護自己産下的巨蛋,與淨搞破壞的哥斯拉展開決戰,結果不敵而亡。最終從巨蛋裡蘇醒的雙胞胎摩斯拉為母親報仇,聯手将哥斯拉擊退。
影片中摩斯拉為了舍身保護哥斯拉而死去,這是她在以往電影中常做的事。
怪獸之王——哥斯拉

哥斯拉自誕生之初起的60多年間,體型一直在飙升,從初代僅有50米的身高,到平成年代長到100米,再到2014年的傳奇版哥斯拉已經足足有108米高。
後來日本東寶也不甘落後,在2016年《新哥斯拉》中推出118.5米的最高哥斯拉。結果本片中哥斯拉又再創新高,在複活升級後達到了驚人的119.8米身高,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不過日本方面已經更早地結束了這場比拼,因為在2017年《哥斯拉》動畫電影就出現了312米的超巨型哥斯拉。
影片中,哥斯拉補充核能并吸收摩斯拉的能量粒子後,身體大面積變成紅色,這個形象緻敬了1995年《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亞》中登場的紅蓮哥斯拉。

影片中提到,帝王組織發現地球現存的泰坦巨獸共有17隻或更多。除了在本片中占據主要戲份的哥斯拉、摩斯拉、基多拉和拉頓四隻巨獸外還有:
金剛(Kong):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怪獸之一,首次登場于1933年美國同名電影《金剛》。在2017年《金剛:骷髅島》加入怪獸電影宇宙,未來與哥斯拉将有争霸戰。

穆托(MUTO):全名為Massive Unidentified Terrestrial Organism(未确認巨大陸生生命體),是以放射能源為食的古代巨怪。

穆托是怪獸電影宇宙的原創怪獸,在2014年《哥斯拉》中首次登場。前作中哥斯拉已殺死雌雄兩隻穆托,而在本片中出場的是一隻全新的穆托。(可能是上一部中留下的卵)
斯庫拉(Scylla):原型是希臘神話中專吃水手的女海妖,擁有六顆頭和十二條腿。影片中斯庫拉的形象為長着觸須和節肢長腿的泰坦巨獸。

瑪士撒拉(Methuselah):出自《聖經舊約》中亞當與夏娃的後代,也是聖經記錄中最長壽的人。他的孫子就是建造方舟保護了地球各種動物的諾亞。影片裡在深山中崛起的巨獸名為瑪士撒拉。

貝希摩斯(Behemoth):《聖經》中出現的怪物,與利維坦一樣在上帝創世紀第六天用粘土所創造。從詞源上來講,"Behemoth"可以表示所有巨大、笨重和未知的動物。影片中看起來像猛犸象的巨獸就叫做貝希摩斯。

以下巨獸沒有在電影中明顯露面,但名字有在畫面或官方資料中提及。
利維坦(Leviathan):《聖經》中上帝在創世第六天用粘土創造的怪物,能引起巨大的海嘯和旋渦,是海中怪物的霸主。影片中利維坦是帝王組織在尼斯湖一帶發現的巨型水怪。
亞巴頓(Abaddon):《新約聖經·啟示錄》中掌管無底坑的使者的名字,代表毀滅之地,所到之處必将毀滅。
魔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栖息在剛果河流域沼澤的巨大神秘生物。
巴風特(Baphomet):基督教中有名的羊頭惡魔。
提亞馬特(Tiamat):巴比倫神話中創造世界的神龍,名字的含義是“母親”。
薩爾貢(Sargon):曆史人物,阿卡德王國的開創者,古代近東地區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提豐(Typhoon):希臘神話中的惡魔泰坦。
本耶普(Bunyip):澳大利亞傳說中的神秘生物。
影片結尾的快速剪輯中似乎提到了蛇形巨獸的出現,可能暗示着曾在《怪獸總進攻》中出場的曼達怪龍(Manda)。還提到科學家發現巨蛋,很可能是摩斯拉留下的卵。

金剛在影片中多次被提及,在最後一幕更出現了金剛大戰哥斯拉的古畫,暗示兩大巨獸在古代就曾有過決戰,也預告了2020年即将到來的《哥斯拉大戰金剛》。

在字幕結束後的彩蛋中,反派查爾斯·丹斯來到瑪拉島的地底洞穴中,當地漁民向他展示了一件巨大的寶物——王者基多拉的頭顱。
這個頭顱正是哥斯拉和基多拉在海中對決時,被哥斯拉咬斷的那顆。

它的再次出現可能暗示着基多拉的基因在續集中有重要用途(改造或再生?)。
比較期待2020年的《哥斯拉大戰金剛》,無法想象骷髅島的靓仔該如何對陣強化的怪獸之王。
歡迎關注公衆号:将軍映畫(jiangjunyinghua) 内部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