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熱度一直隻增不減,看客看法也是各抒己見,對于大結局更是如此,有人感動落淚,直呼太精彩,有的大罵太假,太不接地氣……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尊重每個人的感受!

我是剛看完《都挺好》大結局,真心覺得挺好的。哪怕有人說的不夠真實,不接地氣,哪怕有些像童話,可我們也甯願活在一種感動中做一個善良懂事的人!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些人,有些事,不論如何,血濃于水。放下曾經過往雲煙,放下原生家庭裡的傷害,其實也就是放過自己,有的事沒必要較真,更何況是親情……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我是被《都挺好》感動哭了,尤其是那個從來都不懂得疼愛子女的蘇大強在老年癡呆後去給女兒買複習資料這一片段,我相信一定對我們内心深處觸動不小。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人說,相比之下,小說的結尾就顯得真實很多——

明玉并沒有回歸家庭,而是一個人在職場孤軍奮戰了十幾年,在原生家庭這個泥潭裡摸打滾爬,靠着自己強大的内心,最後才找回了平靜。

面對家庭和親人的傷害,她選擇不原諒,但是她放過了自己。她也沒有辭職陪着父親,而是帶着父親去另一個别墅過年,然後自己去旅行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更重要的是,原著作者阿耐沒有讓明玉變成一個“好人”。

二哥明成從小就欺負明玉,強迫明玉給他洗衣服,明玉在學習時故意在旁邊大聲玩遊戲,兩人關系一直不好。

成年後,明成有一次打了明玉,在電視劇裡,他被關在看守所三天,出來依然工作,跟沒事人一樣。

可在小說裡,他經曆的卻是殘酷黑暗的“監獄風雲”,幕後的策劃者,正是明玉。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先是花了點錢将明成送到特定的看守所,和八九個人一起關在十平米的屋子裡,受盡吃屎等各種難以言說的屈辱,還被強行拍下照片。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等明成出獄,明玉拿出這些不堪入目的照片,笑着跟他說:“這下我可以去媽墳前燒給她看了,讓她老人家地下有知。”

這樣的蘇明玉,更黑暗,但更真實,被蘇明成欺負了十幾年,她就拼命報複,先是精神上摧毀,然後從生活上瓦解他的意志。

簡直一個活生生的“毒水母”。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是,想想她童年所遭遇的一切,想想家人對待她的态度,這些行為也就毫不牽強了。

小說結尾處,蘇明玉感歎:“親情是撿不回來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别把自己搭進去就好。”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依然沒有原諒,被原生家庭忽略和傷害的童年記憶,依然刻在她内心深處。隻不過,這也并沒有妨礙她掙脫泥潭,努力走出來。

小說的力量在于,它還原了生活的殘酷真相。現實生活中的“蘇明玉們”,也許更清楚,有問題的原生家庭給一個人成長造成的創傷,是多麼刻骨銘心。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以我之見,電視劇改編後的大結局真的挺好的,哪怕太假,太不真實,可是至少她給人以溫暖和力量。

如果凡事太過于計較,不懂得放下,那人活着真的挺累了;

如果蘇明玉真的像小說中那樣原封不動地拍出來,我想很多人一定會讨厭和厭惡這隻“毒水母”。冤冤相報何時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更何況流淌着一樣的血,血濃于水,百善孝為先,這些道理至根紮進我們心裡……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蘇明玉們,真的放下一切,原諒一切,那其實何嘗不是原諒自己,不讓自己永遠背着原聲家庭的痛苦過日子嗎?

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沒有什麼冤家大仇是一輩子也化解不開的,主要在于個人内心,主要看你能不能善良一點,善良的人會更幸福……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