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根據法國哲學教授 葉莉巴貝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整部電影演繹的時間跨度不長,隻有165天,準确的說是隻有9天,就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逐漸敲開了一個看似卑微、刻薄、冷漠的看門人的僞裝外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實則有着真實善良、高貴優雅氣質的尊貴夫人形象。
故事發生在法國巴黎中心街的一棟高級公寓住所,整棟公寓一共生活着有五戶住戶和一個看門人,有錢的住戶和貧窮的看門人,共同在這棟樓裡按部就班的過着各自的階級生活,直到這棟樓裡新搬過來一位日本住戶,随着他的到來,與守門人的一系列互動,成為了推動劇情發展的一條主線。整部電影的故事線簡單明了,大量的鏡頭則是用在了對人物性格刻畫的細節展現上,平緩卻又深刻的向觀衆說明了,優雅高貴的靈魂不在乎華麗的衣着,而在于一言一行中自然流露的處世态度。
帕洛瑪:天才少女的自殺計劃
影片一開始是一位小女孩的錄影自述,講述自己想在165天後也就是自己十二歲生日當天自殺的錄影自述。這位小女孩便是影片中三位主人公之一帕洛瑪,用帕洛瑪自己的話講,自己出生在一個有錢人的家裡,自己将來也會是個有錢人,長大後繼續過着一眼看到底的有錢人的生活,也誠如她自己所想,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魚缸裡的魚,窮極一生也逃不過魚缸的桎梏,自己不想再過這樣的無趣生活中,于是謀生出了自殺的念頭,且自殺前的唯一想做的,就是要拍一部電影,讓大家都知道自己每個人都隻不過是條魚缸裡的金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哲理認知遠遠超越了同齡人甚至成年人的天才兒童,天才都是孤獨的,她也不例外,在旁人甚至家人看來她都是一個性格古怪的小女孩,總拿着一部老舊的攝影機時刻的在拍攝,然而大家也都隻是知道她在拍攝,也沒人關心她到底在拍什麼,到底在想什麼。出生于一個有錢家庭的她,爸爸是一名政府官員,每天專注于自己的事業,鮮少關注家庭,媽媽是一個有着整整十年心理治療經曆,至今也還是靠着安定劑度日的家庭主婦,姐姐則是個虛榮市儈的哲學系碩士研究生,看似平靜和諧的家庭氛圍,實則也都隻是各自專注着自己的事情,對身邊的人和事都保持着慣有的刻闆印象,也沒有人想去關心無關己要的事,這在某種程度也是整棟樓那些有錢住戶們的通性,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表面看似禮貌友善,實則隻是機械性的言語交換,虛僞又空洞,甚至于帕洛瑪說長大後想做個看門人,她的父母也都隻是不假思索的說:“無論你想做什麼,我們都支持你”看似是尊重帕洛瑪的選擇,實則隻是言語敷衍,根本沒有深入詢問的意願。
也正是在這樣冷漠的生活環境下,有着超強洞察力和真性情的帕洛瑪,她的言行顯得格格不入。想有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而經常躲起來,被家人認為是古怪不合群;家裡來了喜歡無知炫耀的客人,聲稱圍棋是日本發明的,她當場反駁了客人,圍棋是中國人發明的,并且還詳細的說明了圍棋與象棋的分别,讓客人尴尬不已,被爸爸訓斥了回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帕洛瑪用自己稚嫩卻又成熟的視角,觀察、拍攝着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與此同時也在默默的實施自己的“自殺計劃”——每天從媽媽的藥盒裡偷一片抗抑郁的安定劑,以達到緻死的劑量。這期間她也經常模拟其他的死亡方式,猝死、跳樓、剖腹……最終迫于這些死法都有着難以忍受的痛苦而放棄,小女孩因為自殺而自殺的想法,顯得滑稽可笑,這也表明了作者對于小女孩這一極端思想的保留态度。影片中把對生死話題的探讨放在了一個小女孩身上,讓觀衆對死亡的态度少了幾分沉重的緊張感,與此同時也讓影片後期小女孩打消自殺念頭,提供了合情合理的客觀條件。
米歇爾·勒妮:有着一間裝滿書的房間的看門人
故事的發切入是這棟有錢人住的公寓裡,其中一位住戶由于心髒問題突然猝死,就在帕洛瑪拿着攝影機忙着拍下大人們和警察處理屍體的過程,看門人米歇爾·勒妮失蹤了好幾天的貓突然出現了,在一堆大人們忙前忙後的慌亂現場,整天玩着一部老舊攝影機的帕洛瑪便成了最好的差遣對象,她被要求把貓送回米歇爾夫人的住處,也正是因為這次偶然的機會讓她進入了勒妮的房間,也從此讓她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看門人。
勒妮的房間就在這棟大樓的一樓大門旁,一室一廳的房間被布置的井井有條,幹淨整潔,絲毫不像一個獨居老人的住處,最讓帕洛瑪意外的是桌上擺放着的一本攤開了的哲學書,書本旁邊還有一包吃剩下了的黑巧克力,和一壺茶,這個不一樣的看門人引了帕洛瑪的強烈興趣,至此帕洛瑪的拍攝對象多了個看門人。
猝死事件過不去久,樓裡馬上就新搬來了一位日本住戶小津格朗先生,中介太太簡單向米歇爾夫人介紹了新住戶,實則隻是想讓米歇爾夫人配合打開搬家需要出入的大門以及給新住戶信箱鑰匙,米歇爾夫人面無表情答應着中介太太的要求,完美的呈現了一個标準看門人該有的冷漠、禮貌、配合的特性,唯一不同的事,小津格朗先生問到原住戶是你個什麼樣的人時,中介太太說是一個幸福的家庭,米歇爾夫人脫口而出:“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小津格朗先生面露意外之色,接下了米歇爾夫人的話:“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
米歇爾夫人驚訝的神色頓時替代了此前尖酸冷漠的表情,像是很熟悉這樣的對話場景,卻又不太确定,中介太太與小津格朗先生走後,米歇爾夫人回到房間,打開了那個原本因該是個卧室的房間,讓人意外的是,這并不是個卧室,而是一個放滿了各類書籍的書房,分門别類的書架整齊的排列在房間的四周,勒妮熟練的從書架上拿下了一本俄國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翻到書本裡“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這句話時,像是證實了自己的猜想,臉上浮出了少有不輕易示人的笑容。
小津格朗:一位謙遜溫和的日本紳士
小津格朗先生是一位優雅的日本紳士,待人溫和謙遜,與帕洛瑪一樣,也有着善于發現不一樣的眼光。一次在電梯裡的偶然相遇,小津格朗先生與帕洛瑪聊到了米歇爾夫人,兩人一緻認為米歇爾夫人是個不一樣的人,這似乎讓這一老一少在日語之外又多了一個更有趣的共同話題。帕洛瑪說米歇爾夫人“表面看來她對人尖刻,待人冷漠,其實内心深處感情細膩,她顯得極其孤僻,舉止卻又極其優雅” 這些從僅從她日常觀察中得出來的結論,讓小津格朗先生深有同感,同時也對這個大家都覺得怪怪的小女孩多了幾分好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這位天才少女相比,小津格朗先生更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沒有鋒芒的棱角,待人處事之間更多是謙和包容,就像帕洛瑪形容自己家的貓是兩個“用精美食物喂養的酒囊飯袋”小津格朗先生卻笑着說:“我相信橡樹的大度和富有同情心,所以我更相信貓身上所具有的一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中這兩位都是有着高出大部分同齡人智慧的人,兩人的相處更像是兩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智慧認知的對比,小津格朗先生在用自己體會了人生百态後,生出的自我認知體系,潛移默化的感染着帕洛瑪,也在逐步的動搖着這個小女孩一心想要自殺的想法。
初次見面的對話,讓小津格朗先生和米歇爾夫人對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後,小津格朗先生便時常邀請米歇爾夫人去到自己家裡吃飯,随着兩人進一步的深入接觸,影片也逐漸進入了高潮階段。
勒妮初次來到小津先生的家裡,日式裝修、馬桶音樂、門鎖方向、拉面飲食……面對這一系列新鮮事物,勒妮顯得有些局促尴尬,一言一行卻仍不失坦誠,自己不太習慣吃日餐、裙子是借别人的、自己很少社交會有些孤僻等等,這些在一般人看來,初次見面為了對方一個好印象而不能說的事情,她都坦誠的說了出來,但在小津先生看來,這些她自認為的缺點,卻都是她用冷漠刻薄的待人态度費心掩蓋下的善良優雅的真實勒妮。臨走前,勒妮注意到了小津先生家裡挂着一幅東京山脈的畫,想起了一部自己喜歡的日本電影,正巧這部電影的導演也姓小津,在詢問小津先生和導演是否屬于同一個小津家族時,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勒妮臉上釋疑的神情像是解開了一個疑惑很久的謎題,真切自然,也讓觀衆暗暗感歎,這确實是一位不一樣的喜歡看書看電影看門人。
找到藏身之處的刺猬
在與小津先生幾番接觸後,勒妮與小津先生的關系逐漸近親,與此同時,時常偷拍勒妮的帕洛瑪與勒妮的關系也在逐漸升華,且還被允許光明正大的拍攝。帕洛瑪在讓勒妮對着鏡頭說說自己的時候,勒妮對自己的評價:“長的矮小醜陋,謹小慎微,待人冷漠但很禮貌,大家都不喜歡但可接受,因為完全符合一個看門人的角色 ”唯獨不說自己還有讀書的喜好,一氣呵成的精準描述像是在讀一段無關緊要的文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看門人自居的勒妮,深知一個合格的看門人應該有的特性,她恪守着卑微、寡言、勤勞、深居簡出等等一些列特性,迎合着世俗對看門人的該有的刻闆想法,讓自己在外人看來就是個标準的看門人,因為“沒人願意雇一個自命不凡的看門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實則勒妮是在這份安穩的工作之餘,用書本豐厚着自己的心靈,在這個大多數人都隻關心自己的虛僞社交環境下,沒有人會去理會一個喪偶無子、獨居卑微的看門人在想什麼,用帕洛瑪的話說,勒妮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藏身之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量的閱讀積累,賦予了勒妮優雅、獨立、富有見解的談吐,在逐漸發掘勒妮不為人知的這些隐藏品性後,小津先生想讓彼此的關系進一步升華,勒妮卻猶豫了。勒妮在拒絕了與小津先生一同過生日的請求後,勒妮情緒失控的哭了起來,原生階層帶來的卑微感讓她不敢去接受這份感情,但内心深處卻又渴望和向往美好愛情的到來,影片中省略了原著中交代的,勒妮的姐姐曾經被富人深深傷害過的前提,但也不影響勒妮内心矛盾情緒的自然呈現,她抱着帕洛瑪情不自禁哭起來的時候,那一刻她似乎在緩緩的卸下看門人的僞裝。
最終勒妮還是答應了與小津先生一同共進生日晚餐的請求,經過裝扮後的勒妮,高貴優雅的氣質自然顯現,更像是一種骨子裡透漏出來的高尚修養,在經過錦上添花般的外貌裝扮的修飾,讓這個大家平時眼裡熟知的看門人,一時間竟沒認出來,一聲“夫人”的尊稱,讓勒妮驚訝不已,而小津先生卻從容自如的告訴勒妮:“因為他們從沒見過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就在勒妮準備開始逐漸卸下那些不屬于自己的僞裝特性,展現真實自我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結束了觀衆對勒妮未來該有的所有幻想。勒妮突如其來的死亡,讓影片中原本細膩平緩延展的劇情戛然而止,讓觀衆措手不及的同時,也讓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帕洛瑪頓悟,原來死并不需要去刻意尋求,它可能發生在接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重要的不是死的過程,而是在驟然到來的死亡之前,你都做了些什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勒妮的死讓小津先生痛失了一位知心戀人,也徹底打消了帕洛瑪自殺的念頭,影片安排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死亡,避開了勒妮與小津格朗先生階級差别戀情的深入延展,倒是延續了故事主線純粹單一的特性,也讓影片少了對社會環境話題探讨的沉重感,讓觀衆聚焦在這位做了20多年冷漠尖酸的看門人,實則在她刺猬般的僞裝之下,有着一個優雅鮮活的靈魂,正所謂世俗的眼光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不一而同,生活中人人都可以虛無缥缈,人人也都可以鮮活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