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動的offer2裡第三期提到了一個話題“全職爸爸”,這個話題再一次掀起了大家對“全職媽媽”和“全職爸爸”的讨論。
不得不說,這類話題總是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與我而言,不論是“全職爸爸”還是“全職媽媽”都是超負累的一份工作,除非保證自己手裡有充足的錢、對事業沒有足夠的進取心以及對待孩子絕對的耐心。否則,随着時間的流逝,發現自己與社會逐漸脫離,可能會導緻:
1.自我評價降低;
2.喪失與社會溝通的渠道而變得被動、沒有信心;
3.如果有很多孩子,也會造成家庭經濟結構上的系統性風險,雙方由于接觸的東西不相同導緻的認知偏差,引起更多的家庭矛盾。
其實,工作和家庭也并非處于水火不容的狀态。在婚姻中,共同成長、彼此補足的關系尤為重要,至少目标都是為了更好的自己、為了更好的我們而努力,某一方的犧牲也并不是達成目标的唯一路徑。在工作上,我們可以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這種自我認同感在情緒管理中特别重要,雖然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激情,但也保留了為數不多的柔軟給家人。如果認為工作占用了陪伴孩子成長的大部分時間而不得不暫時放棄工作時,那也在陪伴孩子的同時,盡量維系和社會的聯系,為日後的回歸做準備。
揭露“全職媽媽”真實狀态的電影有很多,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我們可能更能體會到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苛責、“全職媽媽”深陷囹圄、維系家庭的無力,也赤裸裸地解釋了現代社會為什麼有那麼多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這是一部講述在重男輕女氛圍中長大的平凡女性——金智英,婚後生子、養子不易,在各方壓力逼迫下逐漸精神異常的電影,未上映就遭到了大量韓國男性的抵制,甚至要求對原著和電影進行封殺。

金智英成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被性騷擾時自己的父親卻說這是由于自己穿着有問題,因為結婚而在工作上得不到重用,當了全職媽媽也會被人鄙夷地喚為“媽蟲”以及和自己婆婆難言的相處之道。社會對待女性地不公濃縮于這部電影中,一針刺痛所有女性的精神大動脈,被不留情面地揭開傷疤後,部分男性卻想着再次找塊遮羞布,依舊不打算去體諒站在自己身旁的妻子和女兒。
看過一遍,體會一遍,發現這不僅是故事,還是現實,是我們自己。
而在《找到你》中,更加犀利極端地展示了“媽媽”這個身份的個中辛酸,一個是牙尖嘴利的律師,戴着重重的盔甲,好似無所畏懼,但孩子卻是她唯一的軟肋;一個是看似慫包的保姆,苦難的前半生幻滅在雇主孩子的唇邊一抹笑;還有一個高材生母親,為了孩子放棄一切,卻被剝奪了孩子的撫養權,“愛”是什麼,可以管溫飽嗎?不能,隻有錢才可以管住溫飽。
一個兒童失蹤案,将這三個不同階級、不同處境但擁有共同身份的女人捆綁在了一起。
在社會苛責女性的時候,女性會理解同性嗎?不一定。每個人的悲歡都不相同,在各自的孤島上顧影自憐。
這部電影并未拍成一部歌頌母愛的大和解電影,導演更多的聚焦于現代女性的生活困境,沒有依賴社會主旋律,卻目光冷靜的将這真實的一切展示給更多的人看,可能是為了激發女性更多的同理心,也可能是喚醒社會中還在冷眼旁觀的男人們。
婚姻的後來由女人的一廂情願和男人的充耳不聞組成。——《革命之路》
首先是自己,才能發現、探索和自己産生聯系的各個人,所以,不論在任何時候,都希望可以找得到自己,尊重、認可自己,畢竟,也曾經許諾過那個童年時期的小女孩,要永遠開心、平安、健康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