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是一部1997年意大利的老片子,講的是二戰期間,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撒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年幼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

      故事其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父親和母親相愛的故事,并有了他們的兒子,是父親母親相互美麗了彼此的人生。男主角圭多邂逅女主角多拉後便愛上了她,處于社會底層的圭多發動了對多拉的愛情攻勢。在這裡我不得不佩服圭多的勇氣和機智。在敵(多拉已有未婚夫且金)我差距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僅憑借自己的喜劇功力便克服自己社會階層低下(猶太籍),職位低下(想開書店未得而當了服務員),收入低下(連帽子都買不起隻能靠搶),無房(借住酒店雜貨間且兩個男人共睡一床)無車(朋友故障頻發的小破車)最終抱得美人歸的人生逆襲故事。女主角多拉可是真正的上流社會白富美,純正的意大利血統,學校教師的體制内職業,家住豪華别墅,看歌劇都是坐豪華包廂,未婚夫也是帥而多金。可圭多硬是在如果惡劣的條件之下,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借力打力,最終在多拉的訂婚宴席上攜佳人私奔,真是高手,妥妥的人生赢家。

        第二部分才是影片的重點,父親美麗了兒子的人生。由于男主角圭多是猶太籍,這一對父子被納粹抓進了集中營。為了維護兒子的純真心靈,父親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謊言,這是在玩一場遊戲,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為了維護這個謊言,父親像個英勇的鬥士一樣,運用自己所有的勇氣和聰明,想像一切辦法,幫助兒子克服饑餓、恐懼、寂寞和集中營一切惡劣的環境,終于熬到兒子被成功解救,坐上盟軍的坦克最終與母親相聚,而父親卻倒在了槍口之下。不得不說這個遊戲危險重重,難度極大,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間多次命懸一線,就要露陷,借助于好運氣,以及父親偉大的愛,最終化險為夷,平安度過。至此,兒子是遊戲的勝利者,也是人生的勝利者,而這一切,都要感謝父親最深沉的愛。

        看完影片,感受最深的是二點,一是父親母親忠貞不渝的愛。為了你,我願意做一個蓋世英雄,身穿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來娶你。就宛如圭多在多拉的訂婚宴上騎着滿身油彩的大白馬把女神接走一樣。為了深愛的人,圭多可以面對一切困難,冒充視學官,獨闖歌劇院,大鬧訂婚宴,可以在集中營廣播告白,喇叭傳音,最後為了找尋你而付出生命的代價。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多拉這位意大利姑娘中的白富美,為了愛情不惜背叛自己的階層,與家庭決裂,毅然嫁給矮窮挫,嫁給愛情。丈夫兒子被納粹抓走時,妻子堅定地說,讓我也上火車。盡管我知道此去九死一生,隻是為了和你們同在一片土地,盡管這片土地之上是監獄,我也甘之如饴,無怨無悔,我隻選擇和你一起承擔,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二是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情深。即使是在納粹集中營最惡劣的環境裡,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裡,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父親依然深愛着并用生命與智慧保護着他的兒子。從告訴兒子這是一趟旅行開始,父親便小心翼翼地編織起一個美麗的童話。為了兒子,他勇敢地站出來充當翻譯,一次次地叮囑兒子要藏好,不要因語言暴露身份,正是憑借父親過人的勇氣與智慧,兒子平安度過了集中營的暗無天日。在父親那個鬼臉式的眨眼,那個搞怪的走路姿勢永遠地消失槍聲響起的地方後,兒子獲得了勝利,迎來了新生。被愛是一種幸福,而愛人更是一種幸運。父親最終以自己的生命,美麗了兒子的人生。

        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影片的前半部分無疑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喜劇,隻是把其中的灰姑娘換成了猶太裔的底層社會青年。前面的愛情更美好,更能襯托出集中營的殘酷與不幸。于是,忠貞的愛情,溫馨的家庭伴随着納粹的破門而入,所有的美好在這一切戛然而止。另外,整部影片都是喜劇式的叙事語言,沒有血淋淋的悲劇展示,輕松诙諧式的劇情,襯托的是戰争的殘酷與不幸,這不幸,不僅僅是一個個的個體,更是一個個的家庭,乃至整個星球。以喜劇來襯托悲劇,更能體現反戰主題的深刻。這也是這部影片最成功的表現形式之一。

      影片中父親母親人生的相互美麗,其實父子的人生何曾不是相互美麗。父親雖然倒在了槍聲之下,但妻子和兒子永遠是他心中最美麗的夢想。這個美麗的夢,才是他所有勇氣和行動的力量之源。

        是誰,美麗了你的人生?你又美麗了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