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上一次談到了“信任”和“智商”這兩個概念(作為父母《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什麼?不是影評 一:信任和智商)。這一次我想談一談它傳遞并值得我們思考的另一個問題:

你和孩子為他(她)的将來定了“靶子”嗎?

有一個成語叫做“有的放矢”,宋·葉适《水心别集·十五·終論》:

"論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後挾弓注矢以從之。"

“的”就是目标、目的。整個成語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想要射箭中靶,必須先在百步或五十步外把目标立起來,然後順着它的方向發射。沒有目标就沒有方向,談何中的呢?

...

道理看起來非常淺顯,可是我們往往沒能意識到。所以,我常說,能夠意識到已經是成功了一大步。比如當你對孩子吼叫時,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吼叫可能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那麼你已經跨出了一大步。

同樣,你如果能夠意識到,先給孩子确立一個“的”,也就是目标,也就不會盲從,不會焦慮。而焦慮大多是因為盲從。

試想一下,射箭時,有人蒙上我們的眼睛,告訴我們給你10次機會,箭靶就在你的某一個方向的前方,自己找。這個時候,我們就是“盲”的,隻能憑着感覺亂射。當半數以上的箭射出之後,你的感覺如何?還有不到一半的機會,而,目标仍然不知道在哪裡。

所以第一步是我們要和孩子一起為他的人生确立目标。

...

現在的家長都喜歡奔着民辦這個目标去,人人都焦慮萬分。我就經常會問:最終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讀民辦是為了什麼?上清華北大又是為了什麼?

一個學霸爸爸是這樣說的:孩子樂于鑽研,不十分擅長交際,所以我們的目标是未來走科研的道路。

我覺得他的目的很明确,對自己孩子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心裡非常清楚,這樣的目标完全沒有問題。因此,孩子就是奔着這個目标努力,因此人家考民辦,考清華北大都沒有問題。

可是,你呢,将來孩子要做什麼都不知道,瞎起個什麼勁兒?

我考心理咨詢師的時候有一道選擇題讓我印象很深(具體題目我已經忘記了),其中有一個選項是“揚長避短”,還有一個選項是“揚長補短”,這道題反複出現,我屢屢做錯。

你們猜一猜哪一個才是正确答案?是揚長避短。

為什麼呢?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雖然前提都是揚長,但是揚長補短有2個動作要做既要“揚長”,還需“補短”,而揚長避短隻有“揚長”這一件事情要做。

而且揚長之後,實際上是專注于某一個方面,把一個方面做好之後,孩子會獲得極大的自信心,他也會從中領會到學習的快樂,以及一些學習的方法,這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就是内在的力量和幫助。兒童心理的發展絕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往往一門課好的孩子其他課程也會非常出色。就是那麼氣人,哈哈。

而,有的家長呢,不管書法、美術、音樂、舞蹈、語文、寫作、奧數,通通一個态度:“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再說。打了三杆子後,說,我娃沒這個天分,我娃不喜歡,于是就放棄了。再去别的地方打幾杆子。反反複複,把時間都浪費在試錯上。到頭來一無所獲,還怪孩子笨、沒出息。

孩子在這些嘗試中除了學會“我樣樣不行”的灰心和父母很随便的感覺之外,一無所獲。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會跟我說:你娃喜歡美術,你們都是從事藝術工作的,她将來走藝術道路,你可以很笃定,可我們不行啊!我們娃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任何特别擅長的事情,那,咋整?

...

要我說,孩子長處都有,隻是你覺得那不是他該有的長處,也就是你不認可這種長處。

快樂也是長處,他和人相處讓人覺得舒服,禮貌,從不傷害他人也是長處。情商高,知道分寸,善于把握别人表情微妙的變化,同情他人的感受。善良。以後當咨詢師、翻譯、管理人員HR,都可以啊。

他愛跳舞也是長處,他愛運動也是長處。能夠跨越煎熬去獲得成績,有了這一項,其他的學習會成問題嗎?

他甚至愛哭也是長處,感性嘛,就激發他的長處,感受世界,寫出自己的感觸。這難道不是長處?作家、哲學家、批評家不行嗎?

...

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可謂我愛徒中的一個,中班開始就跟着我學畫畫。她喜歡研究昆蟲,上課的時候很多昆蟲知識還是她教給我的。她媽媽給她定的目标就是未來當個昆蟲學家。就因為她專注于自己的愛好,在這方面有足夠的鑽研精神和興趣,其他方面她也都很強,中班的孩子理解力完全可以和大班甚至一年級的孩子匹敵。

這和她媽媽對她的信任和尊重有太大關系了。你不要看不起孩子的長處,隻有這樣你才能看到她真正擅長的是哪個方面。

說到底,我娃一定能走藝術路線嗎?也未必。這是一個看不見的目标,真正能幫助她達成目标的還是中間努力的過程。我們也是摸索前行,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未知和不确定性,誰敢保證一定成功。

隻不過,有目标就能集中力量。沒有目标做的都是無用功。成功的概率會有大不同。東一杆子西一竿子,最終大人和孩子都隻留下焦慮和無所适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