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開始接觸這個名字,是法國的同名短片,也是我今天說的這部劇的原版。雖說是由它改編,但兩部影片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除了主旨大體相同,法國短片偏向于一種好萊塢的叙事風格。而新上映的這部電影,充分提現了寶萊塢的叙事風格,運用了大量的音樂進行渲染,頗有一種歌舞劇的特點。
和以往的印度電影不同,《調音師》雖說有着大量的音樂,但是卻不像以前那樣略顯空洞,影片中用了大量的音樂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描述。時而緊張、時而愉悅、時而驚悚。讓音樂更好的融入影片。并且全片有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主題,而不再是一些令人發笑的喜劇電影。

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這是貫穿影片始終的一句話。大部分人的翻譯應該是“什麼是生活?這取決于生活者的态度”。而影片卻将其翻譯成了“生活是什麼?這取決于肝髒”。乍一聽似乎是戲谑的調侃,但細細品味,卻有着令人深思和後怕的含義。影片的後半部分都在圍繞肝髒而做文章,也是由此影片逐漸上升,來到了一個人性的高度之上。
雖說全片的情節還算緊湊,但似乎還是有一些拖沓之處。部分劇情還是可以适當删減一下。對于結局,個人認為男主是可以看見的,并且很有可能是把西米的器官買了。首先是結尾處的那條馬路,第一次出現車已經駛過了那棵大樹,而後在男主對女主的叙述中,西米刺殺了醫生,此時車輛是在大樹的旁邊,這裡的差異如果是導演的故意為之,那其實就已經隐晦的把結局講出來了。
開頭的兔子,以及結尾的兔子,既可以說是前後呼應,也可以說是倒序的叙述。這樣的叙事方法,可以起到強調的作用,同時也可以使觀衆很好的進行首尾劇情的連接。這裡的兔子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是在映射着男主角的身份,最後盲兔子幸免于難,也是代表着男主面對“獵人的槍殺”、“車子的撞擊”之後,依然活着的現實。男主為什麼之後知道是兔子救了自己?如果把這一切都認為是男主的謊言,也許就可以解釋清楚了。
看到影片最後,并不像往常的印度電影充滿喜劇色彩。大部分人除了外重新梳理劇情之外,更多的還是在思考,人性在電影中究竟是如何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