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吃過晚飯心緒不甯的夜晚,我聽着萬維鋼的精英日課,‍‍他說到宇航員如何處理在太空環遊時産生的便便‍‍。太空上會有集便器裝置,但是拍出的排洩物是不能直接排向太空的,需要密封後完整地帶回。這是因為,在最初‍‍人類開啟航天時代的時候‍‍就‍‍形成‍‍約定,‍‍不能向太空播撒‍‍播撒種子,‍‍不能對宇宙造成基因污染。‍‍曾經在某一次航天任務中,航天員發現了一種細菌連‍‍金屬都吃,‍‍儀表盤都被腐蝕了,造成了很大的問題。‍自此之後,發射往太空的發射器都需要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以确保無菌。

‍有意思的事,萬維鋼還提出了一個好玩的設想,‍‍如果人類在登月的時候留下了‍‍一些微生物。由于月球目前在以3.8多每年的速度在遠離地球,‍‍‍‍也許過了‍‍幾億年之後,月球就成了某個恒星的一顆行星,‍‍這些被人類留在月球上的微生物進化出了‍‍智慧生命,也開啟了航天時代,然後他們發現的祖先就是‍‍來自地球上的人類,‍‍這‍‍也許就是一部有趣的科幻小說。‍

‍當我聽到這個假設的時候被深深地吸引了,這實在是太有趣了!‍‍于是我想到了《火星救援》,‍‍一部關于如何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故事,于是就找來看看。

...

《火星救援》

在如今疫情雖然緩和,但是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的情況下,看‍‍這部影片,‍‍還是有滿滿的代入感。在從老家回來工作的地方,帶了滿滿的食物,大約是能吃一個月的。看到馬克精确地以天為單位計算食物分量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準備糧食時候的樣子。

‍‍影片最大的啟發是,如果是我面臨這種境遇我該怎麼做,如何生存。最重要的是,‍‍還能像馬克一樣擁有樂觀‍‍的精神嗎?‍‍這種精神在何時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一個豆友寫的‍‍影評裡說,‍‍這不就是一個創業的故事嗎?‍‍面對‍‍隊友‍‍離去,‍‍如何一個人把這個項目完成?這就是生活呀!



‍我時常想,面對宇宙的時候,‍‍感歎人類的渺小。當我想的是億萬年的曆史長河和無法想象的巨大時,不禁會感歎生命毫無意義。正如疫情爆發,地球不在乎生命,宇宙更不在乎生命。如此一想,人就會變得消極而脆弱。

那馬克想的是什麼呢?他“當時并沒有害怕死亡,隻是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而已”‍。如果把人生當做一場遊戲,解決一個又一個關卡,那,人生也就有意義了。

人生的意義在于,尋找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