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挺不喜歡看國産青春電影,它千篇一律,無非就是把在情窦初開的年紀遇到一些求而不得的感傷放大,無病呻吟而已,從同一個題材中不斷索取觀衆瞬間的心理感受,牟取票房利益而已,無一例外的都躲不開懷孕堕胎背叛成長這個題材,可那天還是在百無聊賴的情況下陪朋友去看了這場電影。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一開始,電影采用倒叙的方法,暗淡的色調,以及女主易遙說的一句話:"我的夢裡,一直有一條大河,我好像去過那裡,又好像沒有去過,但我很熟悉那條街,熟悉每一個角落,因為我的青春,從那裡開始。"無不是采用壓抑的環境烘托氣氛。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破敗老舊的弄堂,支離破碎的單親家庭,有着一個為了賺錢不惜丢掉自尊的按摩媽媽,女主易遙從小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長大,而在她們家對面,住着和易遙青梅竹馬的男主齊銘,盡管一起長大,可是齊銘的人生,和易遙的截然相反。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自小家庭和睦,從小就生活在光亮裡,被老師喜歡,同學愛戴,理所當然的認為世界對每一個人都是美好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鏡頭一轉,易遙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群穿着一中校服的女生在欺淩一個女生(唐小米)易遙多看了幾眼就匆匆收回了目光,誰的日子也不好過,自己的麻煩還得自己解決,沒必要同情别人,隻有前進。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來到學校門口,唯獨易遙的校服和同學的校服格格不入,易遙似乎早已習慣同學異樣的眼光,可是還是覺得有種濃濃的被人戳着脊梁骨看穿似的心有戚戚焉,青春期的少年們,沒一個不是活力滿滿,認為理所當然的了,自然,這些人中,不包括易遙。在貧窮的環境下,易遙過早的背負了不屬于她那個年紀的責任,過早的發現自己和别人家孩子的不同,自己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樣撒嬌要糖,也不能矯情,隻能堅強成長,易遙隻能默默的把自己的所有心事啊,壓力啊,秘密啊都藏起來,一點一點的消化,不敢爆發出來,畢竟沒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可以理解她呀,又或許,她也不想讓别人靠近自己,她知道自己太喪了,永遠也沒有辦法把心裡的難過悲傷和别人分享出來,即使是對他那麼好的顧森西,易遙也不能對他說,因為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每天都負能量的女孩子,所有人,都喜歡永遠活蹦亂跳,會像貓咪一樣眯着眼睛撒嬌,一笑起來陽光都會明亮女孩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齊銘遇到了喜歡的姑娘,她叫顧湘森,優雅美麗,天真爛漫,意氣奮發的少年喜歡的樣子顧湘森都有,顧湘森應該是全影片中最讓人心疼的角色吧,那麼美好的女孩子,齊銘喜歡她,我想易遙更多的是釋然和祝福吧,自小生活的環境讓易遙見過太多的肮髒黑暗,心理即便不想陰暗也以一種奇藝的方式扭曲着,躲在角落,看着所有人的開心快樂,也看着齊銘一點一點的喜歡上顧湘森,毫無辦法,也自始至終壓抑着自己的感情,保護着自己最後可憐而又卑微的自尊心,那是她為她喜歡的人,在心裡留下的最後一點光亮。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齊銘還是一如既往的對易遙好,殊不知成了易遙明亮下的陰影,時不時出來刺痛易遙的心。

這個過程中,唐小米一邊嫉恨齊銘對易遙的好,一邊又深深忌憚易遙知曉自己曾經過往不堪的經曆。所以她從原來的受害者變成了一個施暴者,并以此為樂,享受着優人一等的快感,到最後,竟然在不理智的時候做出了毀了許多人的決定,害死了顧湘森,也終結了每一個人的青春。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到後來,顧湘森死了,易遙也死了,美好的死了,身處泥沼卻向往美好的也死了,也意味着所有人天真爛漫的青春時代的終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你遇到那些明亮的人,是否有與之匹配的能力。每天都在自問。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