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前期的海蘭是個小透明,沒有皇帝的寵愛,說話戰戰兢兢。

任誰都可以踩一腳打一巴掌,高晞月換着方式折磨她,住下等房、跪雪地、寒冬抄經書等等。連一個位份沒有她高的阿箬,都敢在大庭廣衆之下甩她耳光,前期靠着如懿的保護才能活下來。

...

也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透明,幫如懿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對手,在她死後幫她洗涮冤屈,整死魏嬿婉。讓網友紛紛表示海蘭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女主。

整部劇中,也隻有海蘭一直赢到了最後,其他人赢了一個也赢不了第二個,反正最後逃不過皇帝的手段,唯獨她到最後還能跟皇帝散步聊天。

當然宮鬥劇中,沒有誰能成為真正的赢家,能活到最後已是萬幸,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海蘭身上卻有許多值得學習的點。

...


▲▲▲一、超強的學習和領悟能力

一開始不聰明,懂得不多不要緊,但是如果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強,那注定是會越走越遠。

海蘭就屬于一點就通,一教就會,她在禦花園放風筝被皇後責罰,如懿隻是輕輕點撥了一下,讓她找靠山自己保護自己。

海蘭将如懿的話聽進去後,開始争寵,收拾自己的外貌,為見皇上,沒事往純貴妃宮中跑。再利用自己的技能優勢,幫助皇上解決難題,赢得太後歡喜。

繼而引起了皇帝的關注,見了皇帝少了以前的坐立不安,變得落落大方。

我帶新人時,也最喜歡這類同事,一點就通,學什麼都快,帶起來不費勁。


▲▲▲ 二、跟對人做對事

海蘭能活到最後,如懿功不可沒。

後宮中,互相結黨是常事。地位低的,往往不是成了替罪羊就是枉死。阿箬成替罪羊,瀾翠無緣無故枉死,豫妃被利用,進忠被殺等等。

自己的命基本在戰隊選人就已經決定了一半。阿箬從如懿陣營跑到高晞月陣營,出了事被用來背鍋。豫妃瀾翠進忠等人戰隊令妃陣營,利用完之後,自然一個死字。

而選擇如懿陣營的,除淩雲徹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安然無恙。

相比較令妃心狠手辣,利用一個殺一個。如懿則是身邊能用的人,都用心去護着,能安排好歸宿的安排好歸宿,能提拔的提拔。阿箬如果一直跟着如懿,本也可以有一個不錯的人生。

海蘭選擇了重情重義的如懿,算真正找了個可互相依靠的人,免去後背受刀的危險。而且如懿本性善良,做事有自己的原則,多次把走偏了的海蘭拉回正軌。

如果沒有如懿,海蘭很可能越走越偏,跟當初的慧貴妃一樣,對着鏡子說:本宮怎麼變成這樣了?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有一個好的朋友老師或者知己,對我們都會有特别大的幫助。


▲▲▲三、背後用功卻又不顯擺

海蘭這種性格不管是在後宮中,還是職場中,都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

在人前時時刻刻低調,背後卻韬光養晦。永琪明明箭術比各位皇子都出色,但是海蘭讓他隐藏。讓四皇子有了優越感,以至于最後驕傲失去了分寸,引起皇帝不滿。

厲害的人都是這種性格,不聲不響的做自己的事情,突然哪天就給你一個“驚吓”。

高中時,英語老師說:你想做什麼就悄悄去做,不要告訴别人,等做好了别人自然就知道了。

他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那個年代上大學的名額極少,能考上的人少之又少,他就是偷偷複習考上的大學。

韬光養晦,學習自律不是做給别人看,而是不管人前人後都嚴格要求自己。


▲▲▲四、對自己有清楚認知,從不高估自己

《如懿傳》中,很多人覺得如懿是被令妃拉下來的。其實如懿并沒有輸給任何人,她是輸給了她自己,高估了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因為把自己看得過高,認清真相之後接受不了,最後甯願跟皇帝吵翻也不願意低頭。

...

跟如懿性格相同的易歡,亦是高估了自己,覺得皇帝對自己是真心,最後知道皇帝一開始就防着她,接受不了,所以自焚。

而海蘭不同,任何時刻都清楚的擺正着自己的位置,不高估自己。劇中有兩處特别的橋段,皇帝罵純貴妃教子無方時,叫她向海蘭學習;在罵如懿時,也叫她向海蘭學習。

如果換做是一般的人,肯定會覺得皇帝誇獎她,而沾沾自喜,但海蘭隻是聽聽就過了。

沒有過分的期待,也就不會有失望。


▲▲▲五、強大的内心

論《如懿傳》中各位妃嫔的戰鬥力,我隻佩服海蘭。她就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你可能注意不到她,但是她很有韌性,一直存在,你永遠打不倒她。

相比較各種脆弱動不動就自殺的妃嫔,海蘭從來就沒有動過自殺的念頭。

被高晞月當着衆人的面扒衣服,在當時那個環境,女人的貞潔比命還重要。我本以為要上演一出海蘭準備自殺被如懿救了的戲碼,結果海蘭啥事都沒有。

後來被皇後被阿箬欺負、被令妃冤枉、喪子,一樁樁一件件别人過不去的坎,她都能挺過去。

海蘭和令妃是整部劇中,内心最強大的兩個人,所以最後也隻有她能跟令妃對抗。

我們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坎坷,大家可以學學海蘭,用一顆強大的内心去面對困難,走出困難。

- END -

作者介紹:Vase,一個不斷突破自我的普通人,3個月,減肥30斤;實習7個月,加薪三次;25歲成為公司最年輕的銷售總監;6個公衆号的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