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閑談,朋友無意中的一句話戳中了我的内心,他說:“有的人三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
...之後問他這句話是出自哪裡,他告訴我是一部電影《七十七天》裡的一段台詞。
講的是電影中趙漢唐飾演的一個中年人獨自穿越羌塘無人區的故事。在深感生活的乏味和現實生活中的束縛後,一心想要追尋真實的自己的主人公萌生了穿越羌塘草原的念頭。
男主角“楊”在剛到起點後就将裝着重要物資的兩個駝袋遺落在搭乘的卡車上,無奈之下隻好返回拉薩重新補辦裝備物資。由此戲劇性的結識了在此以開客棧為生的女主角“藍天”。
...藍天是一位年輕的下身因意外摔倒癱瘓的女子,柔弱的外表下有着堅強又倔強的性格,她頻頻接受媒體的采訪和經常性的歌舞以及到處演講,但說出的話并非自己内心真實的感受,有時候說的話自己都相信了。
當“楊”在聯系不到搭乘的車時,她決定親自駕車送他到起點。行駛的途中,兩人有了更深的接觸。
楊:“我知道,在别人眼裡,我要麼是個瘋子,要麼就是生活中遭遇了不幸的失敗者,可我都不是。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就像那就話,‘很多人三十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埋。’我就是想讓自己覺得,我還活着。”
他們也漸漸的對對方敞開心扉:
為了遠方,為了自由,“我敬你”,“為了什麼”,“為了自由”,“為了遠方”,“人生能有多少天 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之後“楊”陪着藍天看了珠峰,這些片段拼湊之後,可以看得出女主也和男主一樣,想去尋求生命中一些更加珍貴的東西。
...男主人公帶着“藍天”的“眼”與祝福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心中所向往的聖地。
之後鏡頭中大自然的威力,和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展現的淋漓盡緻。并多次對大自然的災害進行了細緻的描寫。
其實“楊”就算到了可以自由自在,沒有拘束的地方。也還是會有其他的因素的限制的,并非會得到真正的自由。這也暗示了生活中那些不可抹去的有形無形的限制。
“楊”在面對災害時的束手無策,與天然災害毫不留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相信作者的初衷也是在呼籲我們要
敬畏大自然。
在這片隻屬于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則,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甚至是讓你猶豫和膽怯的自由。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如果你了解羌塘無人區,可能會因為羌塘而喜歡上這部傳記。如果你不認識羌塘無人區,可能會因為這部影片喜歡上羌塘。
之前一個朋友和我分享自己的經曆:“從上初中開始上了一個普通的初中,到高中也是普普通通,高考也上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在想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用自己的毅力拼過,是不是真的就做什麼都會普普通通”。
現在這個社會,從出生開始到工作前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安逸的,這些對于不是貧困的家庭出身的人應該都是這樣的。所以很少有人會在中學階段有危機意識,也很少會在安逸的時候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短短的一生中
鼓起勇氣
做想做的事
成為想成為的自己三、現在就開始 X X 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穿越自己人生中那片獨特的“羌塘”聖地,到達心目中的岡仁波齊。不會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将就的度過一生。
...其實想告訴大家的并非是想讓觀影者有一次放下一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想說的是在這個新時代期望承載未來夢想的年輕人能夠找到自己為之熱愛能夠為之奮鬥的事業。
途中會有“惡狼”三番兩次對你虎視眈眈,不得不走入險境,做好九死一生的打算。也有在唇幹嘴裂時對上天大喊:下一場雪吧,我給你100塊錢。即使後來找到了水源也不能迷失在一時的安逸上,因為還沒有走出“無人區”。之後還會有很多未知但又不得不去面對的的危機。
奮鬥的途中也不能迷失了人性中該有的善良,所謂人心皆是肉長,渡人亦是渡己。
為了自由,為了夢想,為了遠方,去TMD命運。
...如果現在迷茫,不知道該去向何方,那就奮力提升自己。以待時機成熟,即使路途艱難也要勇敢的向着未來走去,因為,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尋找自由 為此 可以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文】一隻萌動又懵懂的小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