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布于個人公衆号:趣味藝術館

《小森林》這部電影是我從蜜斯胡處聽來。初聽到時我并沒有在意,因為正如片名所示,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小清醒風格影片。然而我一向是抗拒小清新标簽的。隻因我觀影一向重口味,這類片一般不适合我。

但我在某個百無聊賴的夏日午後還是去看了。

本片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在國内它們被組合為《夏秋篇》、《冬春篇》兩部,我用一下午的時間看完了它們。

看完的感覺就兩字形容:舒坦。

本片既然是日式小清新風格,那麼自然少不了柔和的濾鏡外加秀麗的自然田園風光,每個畫面都充滿了膠片機拍攝的懷舊感和唯美感。電影中的場景随便截個圖都可以用來做電腦桌面。

放幾張圖讓大家感受一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五十岚大介的作品《小森食光》,講述了在日本東北部小村莊生活的女孩市子(橋本愛飾演),在母親離開自己之後,一人獨居鄉野間,堅強長大,鼓起勇氣兩次進入城市生活,最後重返到鄉間定居的故事。

電影情節簡單,畫面唯美,沒有喧鬧的對白,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僅僅演繹了市子在田間耕作,用自己種植的農作物制作每日一餐一飯的生活。此外穿插劇中的有無疾而終的愛情、有戀人未滿的友情、也有真摯樸實的鄉鄰情誼,同時還有市子與母親之間無法言說的親情。

作為影片主題之一的日式美食一共有27道菜。都是随處可見,平淡樸實的鄉間食材,根據時令的不同,選取當季新鮮的食材,通過簡單的加工手法制作而成。在制作菜肴時,市子常常想起母親的做法,食物維系了女兒與母親的親情紐帶。作為被母親“抛棄”的孩子,市子不抱怨也不憂傷,住在與母親生活的屋子裡,過着春播、夏種、秋收、冬藏的生活,母親将所有的生存技能通過生活中的點滴逐漸教給了女兒,滲透進她骨子裡。在炒制老掉的青菜時,市子發現怎麼做都不如母親炒的青菜好吃。經曆了數次失敗與嘗試後,她總算發現了母親做菜的竅門,做出了和母親一樣的味道。在這時,她才明白了看似平淡簡單的菜肴背後,母親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明白了母親對自己的愛。

美食随選: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市子能夠獨立生活之後,母親便離開她去尋找自己的生活。這也是母親為市子上的最後一堂課,學會忍受寂寞,做一個獨立、隐忍、堅強的人。隻有具備了以上這些品質,才能無懼漫長的人生。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并沒有過度宣揚鄉間生活的美好,那樣會顯得教條又爛俗。反而描述了市子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害怕就此紮根在這裡,認為自己隻是暫時逃避都市,到最後總還會離開家鄉。但是通過日複一日地勞作,與自然的對話,市子最終理解了母親的不易,并且與内心的自己和解,坦然面對生活,做出了忠于内心而不後悔的選擇。

迎合自然、返璞歸真、平淡充實,在自然萬物的一生一滅中,領略人世的愛與希望,幽暗與無常。化繁為簡,泯滅物欲,不抗拒、不别扭,順應天地,這也正是禅宗美學的内核思想。田地裡的作物不為誰而生長,你在不在那兒,它們都會因時節的變化而豐盈。自然界裡那寂靜、安然、從容的力量,需要通過靜心感悟,從而體會到精神的超脫與自由。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這部影片無愧于豆瓣電影9.0的評分,是一部從視覺、聽覺上都值得細細品味的好片。

我是等風來的喵,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