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自主選擇,你想要選擇一個被安排得近乎完美的一成不變的生活,還是選擇沖破桎梏,追求屬于自己的純粹與勇敢?
而如果一個人沒有自主選擇生活的權利,他登上并非自己選擇的舞台,演出并非自己選擇的劇本。那麼他會選擇接受還是反抗?選擇追求殘酷的真實還是妥協于虛假的美好?

在《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裡,剛出生的楚門被收養他的導演安置在一個名為“桃花源”的小鎮子上,由此開始了作為楚門的一生。這部電影以“真人秀”的外殼,演繹了一出荒誕的黑色幽默。他的人生是早就被安排好的劇本。他順利地長大、上學、工作、結婚、生子。5000台攝像機埋伏在他生活的每個角落,他的一舉一動被24小時全球直播,長達30年。
看完這部電影,首先我感受到的是窒息、荒謬、悲哀和絕望。在楚門的世界裡,每一個生命中的偶然,都是必然。每一個他在乎的朋友,都是演員。每一個出現的“意外”,都是精心的編排。在他的世界裡,風浪、太陽、藍天、月亮都是假的。他的世界是被外界操控的,而當他終于發現這一切時,他對于自由的期待和被操縱的厭倦都在促使他逃離。
那麼如何突破社會的框架和邊界,去打造屬于自己的規則和世界呢?楚門的世界吸引着鏡頭前的觀衆。在外面的世界裡,有無數個日日夜夜“關心”着楚門的觀衆,他們會在被工作壓抑着的時候,看看快樂開心的楚門尋找慰藉;他們會在午夜打開電視,看看楚門是同他們一樣失眠還是做着香甜的夢。

在無數次失敗的逃離後,楚門來到了他最恐懼的海上。這次,他終于出逃成功。在海的盡頭,楚門帶着自由的微笑和勝利的喜悅推開了一扇門。他終于逃出去了,可他搭上樓梯邁步的門後是真實嗎?觀衆生活的世界是真實嗎?無人知曉。
某種程度上來講,觀衆比起操縱楚門的導演更像導演。對于他們來說,楚門不是一個真實的人,隻是一個滿足他們窺探欲望和填補自我缺失的喜怒哀樂的有一點點娛樂價值的商品。
在楚門在虛假的世界裡接受欺騙的時候,他們沒有絲毫憐憫。當楚門逃出虛假世界的時候,他們隻是冷漠地說道:“餅幹還有嗎,看下一個節目吧。”

我很小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疑惑:我到底是誰?我是一個實驗品嗎?我的行為是受什麼支配的?這個世界是否是真實的?楚門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楚門是你還是我?随着年紀的增長和知識的積累,我開始了解宇宙和時間。
在極端的時間之前,世界起源的學說位于物理和宗教之間。環境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每一個人走到今天都是無數環環相扣的巧合成就的必然。如果命運是一種必然,如果人生軌迹可以用數學模型去構架,那麼你和我會不會有楚門一樣的勇敢,去追尋真正的自由之風?
因為疑惑所以我們思考,因為不解所以我們探尋。不論如何,我相信我們的靈魂有重量,當我們彼此永别之時,我用靈魂祝你早,午,晚安。
歡迎關注公衆号:查理的目光
聚焦熱點人文,漫談日常見聞。查理的目光,與你一起記錄詩與書、影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