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幾乎是《裡斯本丸沉沒》上映以來,我在這裡的論壇上發的對各個帖子的評論、回複的合集,大多數是替這部電影、替導演、替舟山人說兩句的。本人是舟山人,沒辦法100%客觀對待這部電影、這段曆史,請大家包含)

舉着火炬的女神像是美國的“自由女神”,舉着火炬的男神像呢?那是舟山東極廟子湖島上的“柴伯公”像。

島如其名,東極島地理上叫中街山列島,是整個舟山群島最向東探向太平洋的四座小島。

...

相傳很久以前,漁夫柴伯公捕魚來到附近海域不幸觸礁,不得不流落到此荒島上。從此以後,每當風急浪高、霧濃雨稠之時,過往的漁民們就能看到那個遠處的小島上會有火光和濃煙,為他們指明方向,猶如神仙顯靈,救苦救難。可是幾十年後,早已習慣了這一現象的漁民們發現“神仙”似乎許久不“顯靈”了,于是心生好奇,上島查看,才發現柴伯公手握火把倒在了小島最高處的木堆旁。真相大白後,大家心懷崇敬和感恩,在此處豎起了雕像。

...
柴伯公像

這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文化現象,一個民間傳說逐漸向戲劇化甚至是神話發展,反映的是卻是當地人民最樸素的精神内核,于海島漁民文化而言,就是推己及人、互幫互助、為人為己。這并不是漁民有多偉大,隻是早年間出海打魚的風險要遠高于周而複始的農耕生活。用我的爺爺奶奶輩老人的話說,漁民每次出海,那是一隻腳踏在棺材裡面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去沿海城市或景點旅遊時,有各種望夫崖、盼歸石之類的小景點。漁民們也往往更“迷信”,潮汕那邊盛行媽祖文化,而舟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看到有人在海上落難,不管那麼多,第一時間去營救,這是漁民們相互之間一種默認的約定。因為也許下一次你或者你的家人就是在海裡的那個人,遲疑片刻,就是生死之别;漁民們經曆了太多的生離死别,擔驚受怕,念念相望,所以災難來臨時,就更珍視生命和時間。用舟山漁民的話說:海裡出事,不管什麼,先去救人,這是規矩。當然,更深層的,這些也都根植于中華民族的純樸、善良、忠厚、保守的性格土壤。

也正因如此,當漁民們完成營救數百名盟軍士兵,外人看來的壯舉後,故事的然後是沒有然後,無人提起,無人所知。當然,很長一段時間裡,中英雙方分屬冷戰的兩大陣營,這些事自然會沉沒。直到40年後,改革開放的中國舟山,突然迎來一位英國老人,他是當時的幸存者之一,特地來東極島感謝當年的救命恩人,政府方面才第一次了解到事情的存在,但畢竟過去幾十年,此事并沒有廣泛宣傳。再後來,2005年時,鳳凰衛視為此事拍了紀錄片。請注意,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是誰,因為是鳳凰衛視,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一定向省委書記彙報,因此,此事一定留在了他的記憶中。後來出訪英國,他提了此事;英方幸存者家屬緻信,他回複了。裡斯本丸事件,成為國家記憶,這是肯定的,但始終沒有廣泛宣傳也很容易理解。鳳凰衛視在内地的影響力小,兩國政府也不太有很好的契機,為此事開展特别的宣傳或紀念。

但有一些人,因此陰謀論地認為,英國政府一直以來都出于某些原因,刻意回避這一曆史,也從未表達過謝意,因此懷疑事件的真實性或者幕後種種,甚至因此去否定方勵導演拍攝這部影片,這是沒有道理的。退一萬步講,就算當前兩國政府的關系确實并不處于曆史上最好的時期,在種種理念和利益上有種種分歧,也沒有政府會忽視民意,不受民意的影響,這樣的電影隻要能打動民衆,就一定有其影響力,因此一定兼具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一些人因為隻是無法理解舟山漁民救人的行為,便極其主觀地否認這一客觀事實,進而展開所謂的考證和分析,得出諸如“漁民是在日軍的組織之下”,或者“東極島有汪僞政府公職人員”這種荒謬的結論。也有人居然說漁民們忘記了曆史和屈辱,救了同樣是殖民者、侵略者的英國人。好吧,舟山漁民沒有這件事表現出來的那麼偉大、道德感爆棚、人道主義精神拉滿,不僅如此,有時還很有粗鄙、淺薄、勢利的一面。

以下,我來幫他們補充更多的材料好了。

- 早在明朝的時候葡萄牙人、英國人就來到舟山島,以舟山為據點,開辟遠東貿易集散地,漁民們也開心的和他們做起了生意,舟山後來被史學家稱為“16世紀的上海”,後來政府實行海禁,舟山人還是偷偷和洋人交易,算是最早的走私,損害國家利益吧;

- 鴉片戰争前,英國人在定海城南的海灘上建房子,做貿易,漁民們管他們叫“紅毛人”,那房子叫“紅毛館”,一時非常有名。舟山人先是看熱鬧,接着偷偷賣紅毛人東西,給他們補給,再後來排着隊來,朝廷明令禁止都沒啥作用,鴉片這個東西,大概也是舟山人先吸上的;

- 鴉片戰争爆發,舟山三總兵英勇抗擊侵略者确實可歌可泣,不過舟山老百姓的态度其實挺暧昧,大多數時候是自己躲起來保全性命,洋人和清兵,他們也說不好幫哪邊,隻知道自保,敵我不分,是非不分;

- 49年,50年,國民黨政府人員,軍官有不少是從舟山撤走去台灣的,也有些基層小吏來到舟山後留了下來。走的人,臨走時也順便帶走了舟山當地的年輕女孩。80年代他們回來探親,個個都是“台灣老闆”。舟山人當着面熱情款待,争着蹭紅包、小禮品(後來才知道,就是老闆住的賓館裡的牙膏、牙刷、拖鞋、毛巾之類);背後,他們更是老後悔了,女人們羨慕去台灣的姐姐妹妹,後悔當年自己沒跟着去,男人們更是後悔自己留下來,沒當成大老闆不說,好多還挨了整,吃了苦。

- 有一年老江視察舟山,當地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說舟山要對标香港,多少年後趕超香港。很多舟山人也是那時才知道簽《南京條約》的時候,英國人最早是要的舟山,清政府堅持不給,才換成香港的。舟山人大部分第一反應就是,命不好。要是當年給了英國,就是換成我們個個是香港大老闆、大明星了,四大天王高低都得是我們舟山人。

......

以上都是事實,但這影響東極島漁民救英國人嗎?不影響。

疫情期間,太平洋上來了一艘貨運船,上面20個船員幾乎都發燒了,當時各地嚴控,出入境更是幾乎隔斷,任憑船長如何向岸邊發送sos都沒有碼頭敢讓他們停靠救治,直到這艘船來到舟山海域,舟山市政府決定讓其停靠,并派醫療隊救治,病情嚴重的甚至被轉移到了舟山的醫院。舟山市政府的這個決定是冒着一定政治風險的,某種程度上挑戰了防疫政策,好在後來上報省委及中央,得到肯定,還做了宣傳。可見舟山人海上有難必救的思想是刻在骨子裡的。有人說,救治船員那是舟山市政府的行為,和漁民的傳統不見得有什麼關系。這有可能,但更可能得是,一個好的基層政府,應該是能充分融入當地文化,充分體察當地民意的政府。作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舟山,遠洋捕撈仍然是支柱産業之一。政府理應對漁民文化有相當的了解。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想到了“裡斯本丸”。

https://www.douyin.com/video/6994704748075060511

...

所以,《裡斯本丸沉沒》不僅僅基于事件經過的事實,也基于舟山漁民救人的情感和動機的事實,從而找到了緻敬舟山漁民最好的方式。換句話說,這部紀錄片可以看成82年前舟山漁民救人壯舉的延續和完結。這就是為什麼電影裡漁民救人出場很晚,篇幅很短,方勵卻不停地在說,這是一個中國故事,必須由中國人來拍。

很多人覺得應該濃墨重彩地歌頌漁民的偉大,可是漁民們真誠地認為這事兒沒那麼了不起;

也有人認為即使是紀錄片,本片的技巧也是貧乏的,構思也是尋常的,思想也是表淺的,可是漁民們救人的瞬間,哪有那麼多想法,他們甚至一開始就是為了撈一些布匹和木材;

還有人甚至認為導演這麼拍是為了讨好英國人,是“舔狗”,是“臣妾主義”,這就好像批評漁民救人是為了讨好英國人一樣荒謬。(在這裡不得不說一句,度君子之腹的小人們要小心批評,因為那更容易暴露你的一些思維方式。罵人“臣妾”的,大概是以為人總是要有所依附的,而本質上,他們隻是習慣依附權力而已)

所以你看,自始至終,導演是和漁民站一塊兒的,隻不過漁民們當時是樸素的救人的行動,而導演通過電影,把其中的道理和邏輯講了出來。林阿根腼腆,樸實,他隻有一句台詞:“13歲時,他父親出海再也沒有回來,也是死在了海上。所以他15歲時,看到了落水的英國人,想也沒想就沖去救人了。”,但這句話,堪稱本片靈魂!

因為片中英國人所經曆的生離死别,正是過去漁民們所經曆的,從英倫到舟山,隔着整個歐亞大陸,卻隔不斷人類在生命、親情、愛情上的共情。所以,在我看來,如果說影片還有所缺少的話,那就是故事中另一族島民——日軍,他們的家人、後輩的講述和故事挖掘少了一些,他們也同樣因為戰争,遭遇了相似的磨難,盡管這個戰争是他們的同胞挑起的,這和漢娜·阿倫特的“平庸之惡”并不矛盾。但是沒辦法苛求,方導是中國人,在情感上很難做到,這完全能夠理解。(一個中國人,對二戰中的日本人,做不到100%的情感上的客觀和平等對待,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那個“荒漠陽光”卻以此為借口,大談“事實是什麼”,添油加醋,無限放大,實在是無恥卑劣至極!)

怎樣講好中國故事?《裡斯本丸沉沒》就是很好的樣闆。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隻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從“我”開始,到全人類,總有一些共通的東西,抓住這些東西,就可以更好地和世界對話,讓世界傾聽,你才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存在。這就是《易經》中“君子以同而異”的道理。否則就是自說自話,留給别人的是不斷累加的刻闆印象、标簽臉譜。

(此處應該有那張動物園裡被人圍觀的大猩猩圖片,一時沒搜到)

這個道理,中國人其實最懂,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不知為何,如今卻被很多人忘記了。一帶一路,不僅僅要修鐵軌航道,更要修情感和心理;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的不是“車同軌、書同文”,而是心同頻,情共振。

我是舟山人,舟山人是粗俗、狹隘、迷信的“島民”,在他們的老規矩裡,“沉沒”是個忌諱,不能随便提。各位慢些取笑,因為沒有人比“島民”更懂“沉沒”意味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