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重生》雖然名字好聽,但其實是一部走向系列之死的電影。回看第一部侏羅紀世界,克萊爾說“現在已經沒有人會為恐龍而感到驚奇了”,所以才搞出基因編輯的怪獸恐龍。但感覺他們劇組是真的把這句話當了真,真的覺得觀衆不想看正正經經的恐龍了,于是用騙電影裡面投資人的邏輯來騙騙電影外的投資人。但這些其實誰也騙不了
第一部侏羅紀公園裡除了恐龍之外還有很多内容,現在回看也值得思索,但這一部的人類部分一團漿糊,恐龍部分又自欺欺人,表面上想模仿第一部侏羅紀公園的初遇感,實際效果非常低劣.....
邏輯竟然是這樣的:哇簡簡單單的大恐龍出現就能讓人們高呼好看的日子過去了,所以我們讓變異的大恐龍繼續簡簡單單的出現吧。完全虛構的恐龍缺乏更細節的行為和生态設計,但仔細回想,老侏羅紀公園裡對恐龍的描繪也比較刻闆,還是非常多的空間可以探索。整個系列恐龍的邏輯是:小恐龍處理成狗,大食草恐龍處理成牛,而大食肉恐龍是徹底的怪物;侏羅紀世界則是把迅猛龍處理成馴化的狼,也很難說好到哪裡去。整體缺乏想象力,不論是對古生物還是對人類。古生物研究一直在向前走,但古生物電影則停留在了1993年
而薄弱的人類部分則讓電影徹底難以下咽。過去人們會批評侏羅紀公園的文戲平淡,但現在看它的文戲也超越着後面的一衆同類電影,十年前的侏羅紀世界的文戲也比這一部重生好了太多。導演和編劇不在乎,制片方不在乎,都以為觀衆看看恐怖大怪獸就心滿意足了,其餘部分就不動腦地選擇了美國化,家庭+戰争創傷,簡簡單單丢給你看。制作方早已經不在乎1993年電影裡讨論的那些科學倫理了,取而代之的讨論(雖然也淺嘗辄止的)是關于大企業、資本控制和資源共享。出路博士說:科學家總是關注他們能不能作什麼而從來不在乎他們該不該做,現在已經沒有人問這樣的問題了。世界變了,1993年人們懷疑科技,擔心科技會擾亂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但2025年人們卻隻能默認這一切,忍受着科技在自己的生活裡攪打,或者嫌它攪打的還不夠快。
沒有人相信生命總能找到出路了,因為我們早已在迷路之中
重生 - 走向系列之死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