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故事本身很一般,人物也很限定,結尾是更是毫無新意,完全遵循好萊塢的劇作原則,典型的好萊塢人物類型:
➕一個身處底層、包含人類某種美德或天賦的主角;(最後成功,達成目的)
➕一個輔佐主角破除障礙一起成長的兄弟;(多半犧牲,成就主角)
➕一個不能在一起的愛人;(克服困難,最終在一起)
➕兩個給主角成長刷經驗的反派。
如果按照正常叙事來寫,是一個比較俗套的故事,但丹尼·博伊爾向我們證明他并非普通導演,這部電影并沒有落入平庸,我覺得主要歸功于兩點。
1.非線性叙事增加戲劇張力。
影片前100分鐘都是三線并行,參加節目的現場➕節目前主角的成長故事➕節目後警局審問,通過一個個節目的問題來推進劇情。
首先第一條線:
通過警局被打設置懸念,吸引觀衆。他有沒有作弊,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如何答對的題,這條線最後以關系緩和、誤會解除、主角被釋放結束。
第二條線:
因為被審問,開始回到答題現場,主角面對這些提問,因為底層人的身份被主持人刁難和鄙視,在現場一個個問題被提出,每個問題的回答,都伴随着主人公一段悲慘的生活,這條線延續到了最後,以主角赢得大獎結束。
三條故事線:
因為思考題目,開始回到主角的成長經曆,告訴我們為什麼能夠答對題。這條線,才是電影的主題所在,通過貧民窟主角的艱苦的成長經曆,揭示了印度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社會問題和印度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
在電影最後二十分鐘,三線并一,達到高潮。
時間來到當下,他從警察被釋放參加最後的節目,最後赢得大獎,找到愛情,結尾來一發逃不掉的印度歌舞表演。
2.深入印度社會的真實描寫
一開始看到是英國電影,我以為是個印度裔英國導演拍的,沒想到是和一個印度女導演聯合執導,這個印度女導演還有點印象,看世界電影的時候提到過她的《季風婚宴》。
我覺得印度政府對這部電影肯定是持不太好的态度,任何當權者都喜歡聽頌歌,把社會黑暗這麼直接表露拍出來,沒誰樂意。但這部電影最讓人動容是對印度社會的描寫,尤其介紹這種苦難生活,小孩子視角和表演,更添悲情和真實感。
裡面有句台詞,當主角把一對美國遊客夫婦領去參觀,回來的時候車上被搜刮一空,連車輪胎都全被拆了,一個導遊認為主角是同夥,開始打他。
這時他對那對美國夫婦說,你們不是要遊覽印度嗎?這就是真實的印度。
還有惡搞泰姬陵那一段,主角被一對外國人委托帶他們參觀,結果他一通亂介紹,當一個遊客提出和遊覽手冊寫的不一樣的時候,主角說——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那不是真實的印度。
裡面用到了很多傾斜鏡頭,都代表了一種批判、諷刺意識,泰姬陵的出場,還有一些主持人的提問,主角卻隻知道美元,不知道盧布的頭像。
還有對印度宗教問題的反思,已經看到好些印度電影都提到這個,《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我的個神呀》,本該被信仰帶來信仰的宗教卻給人們帶來了矛盾和屠戮。
排便到河流,坑蒙拐騙遊客,在旅遊地偷鞋這些全拍出去,這不能代表全印度,但肯定來代表真實印度的一部分,也不能播,這不是抹黑我天朝上國形象嘛?
見證印度的發展曆史,其實和中國也挺像的,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伴随着混亂,滋生罪惡,也會富了一批人,而另一批人依舊生活困苦。
中國沒有貧民窟,但有城中村和貧窮的農村,無論哪個社會,都有一群社會底層人,當有人願意把鏡頭對準這些人的生活,能相對真實去記錄他們的存在,他們所思所為,就已經成功了。
中國沒有貧民窟,隻有百萬富翁,因為大屏幕隻放得下那些光鮮的生活和崇高的理想,我們早已國富民強,沒人在乎普通人的悲歡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