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存亡之戰》作為一部以抗美援朝戰争為背景的電影,本應承載着厚重的曆史責任與觀衆的情感期待。然而,觀影結束後,我不得不遺憾地說,這部電影在多個方面令人失望。

首先,影片的叙事結構顯得混亂不堪。與《長津湖》等優秀戰争片相比,《志願軍:存亡之戰》在情節安排上缺乏連貫性。電影圍繞鐵原阻擊戰展開,這本是一場值得大書特書的經典戰役,但影片卻未能将其背後的戰略意義和戰鬥的慘烈充分展現。影片的前半部分過于拖沓,文戲過多,而關鍵的戰鬥場面卻匆匆帶過,讓人難以産生共鳴。

其次,人物塑造也顯得蒼白無力。電影中的人物關系處理得過于簡單,缺乏深度和層次感。尤其是一些主要角色,他們的成長和轉變缺乏說服力,讓人難以信服。在一些情節中,角色的行為甚至顯得有些突兀和不合理,這進一步削弱了影片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再者,影片的戰争場面也讓人大失所望。作為一部戰争片,戰争場面的刻畫本應是重中之重。然而,《志願軍:存亡之戰》中的戰争場面卻顯得過于兒戲,缺乏應有的緊張感和真實感。爆炸和槍戰場面雖然頻繁,但缺乏震撼力,仿佛隻是為場面而場面,未能真正展現出戰争的殘酷和志願軍的英勇。

此外,影片在曆史還原上也存在諸多問題。鐵原阻擊戰是志願軍第五次戰役中的一次重要戰鬥,但其複雜的曆史背景和戰鬥過程在影片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現。相反,影片對一些曆史細節的處理顯得草率甚至錯誤,這不僅誤導了觀衆,也對曆史的不尊重。

最後,影片在情感表達上也顯得生硬和刻意。電影試圖通過一些家庭情感的描寫來展現志願軍的家國情懷,但這種處理方式卻顯得有些牽強和不自然。影片中的情感戲份往往顯得突兀,與整體的戰争氛圍格格不入,讓人難以産生共鳴。

綜上所述,《志願軍:存亡之戰》雖然在視覺效果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在叙事、人物塑造、戰争場面、曆史還原和情感表達等多個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這部電影未能真正展現出志願軍的英勇和精神實質,令人失望。希望未來的電影創作者們能夠以更加嚴謹和負責的态度來對待這段厚重的曆史,創作出真正能夠感動觀衆、傳承精神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