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好在,暌違多年,曲高和寡的仙俠劇《念無雙》終于曲折落地了。

它實在神奇,又委實驚豔。當你以為這又是一個常規俗套的愛情故事,并嘲笑它的妝造年齡時,它卻在講述一個本就清麗脫俗的愛情故事之餘,像一位年長智者,用他的智慧與閱曆,傳達出他宏大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順便和你探讨一下人生困惑,捋清你的思路,為你解惑,并用類似柏拉圖式對話體的形式緩緩跟你探讨儒釋道,哲學思辨,甚至天文數理,不一而足。它明明是在說教,卻并不枯燥冗長,反而恰好處地融入,升華立意主題 ,讓你忽略它些許蹩腳的外在,不再着相,直達它的内核指向,體悟它繞梁三日的餘味。

周國平曾說過,無論是主觀感受還是對客觀狀态的一個評價,裡面都有價值觀問題,所以應該立足于價值觀來看幸福。自洽而内求,達觀而自省。大道至簡,如今與其說我們在看故事,不如說我們在看他們的愛恨情仇,虔誠信仰,轉角選擇,摸索探尋,人生之路,以及沖突矛盾後各自内心的終極自洽。我們也在看他們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如何通過問題啟發智慧,運用各自三觀勇敢面對,解決問題,戰勝苦難,并體味世間幸福的人生曆程。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那是一個宏觀格局的世界,以一種成熟悲憫又博大廣闊的世界觀來叙事。它跳出自身廣度來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完成人生的三次覺醒。這裡沒有切割善惡好壞,而是以一種多元,批判加辨證的思維來予以诠釋,是的,這裡有神也有衆生。這個世界完整有序,客觀理性,所有善惡都以對方存在為前提,并同處一個統一體中。在這裡,善,釋然接納;惡,予以同一依存,辨證貫通,“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衆生度化了佛祖。”

在已知故事大緻虐心走向後,我仍十分期待編劇趙娜如何講述後續,并講好這個完整的故事。這是作者憑借自己豐富的知識累積,和多年來的深耕與思考,傳遞給觀衆的信任。同時,我也十分期待,劉學義和唐嫣會如何演繹源仲和姬譚音的後來,并诠釋好這個可遇不可求的佳品。這也是他們在貼合适配角色,并充分理解角色内核後,達成的一種渾然天成的契合。

如果說完美稀少,缺失不可避免,那在此基礎上,資本弄權演變成棄子,導緻宣發營銷的缺失,反而成為此劇中最薄弱的一環,成為不幸中的萬幸了。 因為,它本質講并不影響劇創的整體完成度。而隻是當前畸形市場下,一種飲鸩止渴的本末倒置。完美與缺失既對立又統一,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同時矛盾到達頂點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如今這部劇并沒有在衆口铄金中被慘遭抛棄,相反,卻因自來水觀衆奔走相傳而一路口碑逆襲。

時間的價值,在于沉澱。如此袅袅動人,細水流長,又入眼,入耳,入心的好作品,相信終會在時間長河中演變為一部口碑相傳的經典。